私人邏輯是阿德勒心理學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也是阿德勒偉大的發現。它是我們出于個人生活經驗以及通過對這些經驗的認識而形成的屬于每個人自己的內在信念,我們在應用他的時候,往往是無意識的,或者把這些個人的信念視為普遍真理。
事件:公公在十多年前就查出來小腦萎縮,后來得了腦血栓。公公是船長,長期以來都是在水上行駛,手扶著舵盤航行,吸煙成為他解乏的唯一的需求。正常是一個月十條煙,怎么勸都沒有用。得了腦血栓之后就沒法抽了,小腦萎縮也是抽煙引起的。在得病之前,頭疼腦熱的從不去醫院,之前有頭暈惡心的征兆,無論怎么勸,也不會去醫院的,怕花錢。自從得了腦血栓之后(沒有后遺癥,與正常人一樣),但是人就完全變了,每天都在研究自己的頭,心理負擔特別重,一季度至少住兩次醫院,即使出院了,一周還要跑三趟醫院,只要在家頭就疼,去醫院醫生安慰幾句就不疼了,回家管兩天平靜,下面又要去了。自從公公有病之后,不允許婆婆離開半步,即使出去買個燒餅包子之類的,都是要跟著的,他嘴巴里面經常說的一句話“萬一我發病怎么辦呢?(私人邏輯)”婆婆是2號,樣樣順著他,十多年下來,一次都沒有發過病。但是他用這句話束縛了婆婆十多年,婆婆一步都不敢離開。婆婆今天中午一邊洗碗一邊哭訴:“我頭炸開了疼,煩死了,怎么辦呢?他得腦血栓,我也搞得病沒啥區別。每天都要去醫院,即使找不到人,繞一圈都舒服,也不給我離開半步,早上到樓下做關節操半小時都生氣,他呢又不肯去。唉!只能將就他了(私人邏輯)”
即時反應:他這樣不都是你喂養出來的么?自己慣的自己受。
此刻身體的感受:緊、煩躁、憤恨
內在對話:以前公公沒病的時候慣我老公,兒子對你大喊大叫的,你自己還笑。鄰居說幾句公道話,你還罵人家多管閑事。還夸口說:“兒子朝我喊也高興,隨他,能慣他到什么時候就什么時候?!蔽艺f那你能慣他一輩子嗎?她說,死了就不管他了,只要活著還繼續這樣。公公生病了,精力都放在公公身上了,成功地把公公養成生活低能兒,而且多疑癥恐懼感更厲害,想到的全部是負面的。
自己內在什么情緒傷痛被勾起:每次我媽在家里大吵大鬧,爸爸總是縱容她,理解她。但是這么包容并沒有讓她改變一點點,反而變成了家常便飯,得寸進尺。我姐每次對她發一次火,要管她一周平靜,不敢亂發脾氣。心理恨爸爸無能,沒用的人,老婆都管不了,自己受罪還連累我們天天受罪。有本事你也別生氣啊,每次崩潰的時候,讓我來哄我媽,與我訴苦。訴完苦還是去討好我媽,看了你這樣就惡心,鄙視這種人。受罪活該!
發現自己有什么限制性信念:所有屢教不改的人,拼命作,讓別人難受的人,都會有報應的(小時候改變不了環境,只能用恨來讓自己好受點),這些固執的人都會有不好的惡果。
臨在后看到的真相和可能性:爸爸當時很害怕家散了,只能用那樣的方式解決問題;公公被恐懼帶走,只能一次次的跑醫院來面對恐懼;婆婆希望公公多活幾年,只能順著公公讓他舒服。我常常會說別人固執、自以為是,其實在這個時候,我也認為自己的私人邏輯就是真理,不能任由著這些人縱容自己是我的執念,只要與之違背就有情緒。
可調整的回應:私人邏輯也像是戴在自己眼睛上的一幅眼鏡,你看到的就是真實的世界嗎?你帶上什么顏色的眼鏡,你看到的自己、他人、世界、人生就是什么顏色。探索自己的私人邏輯,是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的一把鑰匙。先回到自己的中心來,看到情緒看到念頭,去看它們傳遞給我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