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名《你的努力要配得上你的野心》來看,我的努力也確實配得上我的野心。
因為我是一個沒有野心的男人。
每天隨遇而安,能夠在業余時間看看書,學習一兩個感興趣的課程,然后偶爾去電影院奢侈一把看個大片就自我感覺很不錯了。
只是書中有段話,讓我看了很不舒服,這段話是一個媽媽對孩子講的:
“原以為日子往低處活容易,后來發現,你越往低處活,低層次的人就越多,你受到的障礙都是低層次的,反而往高處活,遇到的圈子都是高階層的,大家對雞毛蒜皮的是我那個不感興趣,自己活得也容易的多”。
可惜的是,我知道這個事情時已經晚了。
這一年,我深刻的意識到一點:如果你不去花時間去創造一個未來,遲早你會花更多時間去應付生活給你的shit。
有一天,我和一個朋友見面,他和我談起他近半年來的情況:
他每天6點不到就起床,為的是能趕上早班地鐵,盡管那么早,地鐵還是很多人,每天不是在地鐵上擠得像照片就是差點擠得變成照片。
到了公司,面對一些情商不高、智商不在線的同事,每天痛苦的為他們的錯誤買單,本來不是朋友的事也變成是他的事。面對緊要關頭,領導想起辦事還算靠譜的朋友,于是他通常到最后關頭才知道要做的事情:
“XX你給我下去買兩箱水,還有一些茶歇,過半個小時客戶就來了。”
當時外面下著雨,我的朋友有腰椎盤突出,在艱難搬運兩箱水的過程中,朋友接到老板來電“XX,買水的時候順便買一些筆和筆記本,還有......"
“我每天7點半第一個到公司,裝好熱水,整理完桌面,打開會議投影儀,準備好會議PPT,每天大會小會各種記錄都是我在做,每次搞活動,會前布置,會中主持,會后收拾都是我在做,每天最后一個離開公司,我每月的工資3K5。
坐我旁邊的同事,每天9點半后來,下午4點前走,每天做的事情是幫老板查收一下郵件,在部門群里發發通知,有的時候,本來是她的工作她還會要我幫她完成,她每個月的工資4K。”
我問他是不是那位同事辦事效率比較高得到老板賞識所以才可以這樣來去自由和比他高500的工資?其實不是,只是他的老板認為”員工沒有犯重大錯誤不可以隨便的辭退“。
據我了解,我那位朋友確實就畢業幾年過于追求安逸了,沒有屬于自己的硬技能,如果早起他能夠逼一逼自己,在工作上有屬于自己的“代表作”,在當今社會上,憑借著一技之長,他應該是不愁跳槽去別的公司發展的。
2018年接近尾聲,我認識的很多易效能的同學在制作新的一年的夢想板,不知道有一句話他們有沒有聽過:“所有年底眼睛里的淚,都是年初腦子里進的水。”
那么問題是出在哪里呢?
我發現書名已經告訴了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