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秋
丘山
? ? ? 老家有句諺語:“早上立了秋,晚上涼嗖嗖”,若是在千里之外的家鄉這定是屢試不爽的,在這大漠環繞的西域邊城卻不盡然!雖然立秋節氣已過了多日,但庫爾勒的天氣依然熱得如蒸籠一般,尤其到了晚上,從這間臥房挪到另外一間臥室,從陽臺搬到沙發,竟然找不到一處可以讓人稍稍涼快的地方,這似乎應了那句“在新疆只有夏天個冬天”的話,也不得不讓人惦念老家的秋天了……
? ? ?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們習慣了將秋天與豐收聯系在一起,這大概是先民在幾千年的勞作中總結出來的最具真理經驗之談吧!不逢老家的秋已有十幾載,記憶最深處老家的秋總是秋收忙碌的景象。
? ? ? 80后農村長大的孩子,暑假總是與勞動密不可分,用現在的話說,叫社會實踐,但在那個年代可是實打實的下地干活。那時候,我的“社會實踐”大概要從每年放暑假開始,一直到秋季開學結束,扎扎實實的在烈日下“實踐”一個假期。有時候,天才蒙蒙亮,就被父親吼起,拔麥、薅地、摘瓜、撒化肥……快開學了,父親說:“趁娃們都在,趕完地里要緊的活再上學校休息吧”!在父輩們看來,一切體力勞動之外的活兒都可以叫休息,于是開學前幾天便打仗一般的在鄉間小路穿梭著,匆匆忙忙地碾完場,捋完瓜、拾完地膜……帶著一張被曝曬地黝黑的臉回學校休息去了。幸好那時老師不怎么檢查假期作業,班主任也幾乎不叫家長,故而在學校里,只要不犯打架斗毆之類驚動警察叔叔的錯誤,還是才可以安心“休息”的!
? ? ? 老家的秋老虎似乎并沒有那么兇猛,尤其到了晚上,特別顯得清靜,特別顯得涼爽!每年到了看瓜的時節,秋味如同正當時的西瓜甜、美!忙完了后半晌的勞作,回家吃完簡單的旗花面、或涼面,踏著夕陽的余輝,悠哉悠哉朝瓜地地度去……
? ? ? 瓜棚一般支在地頭最顯眼的地方,為的是能夠將瓜地一覽無余,有時候瓜棚是依傍山體淺挖的洞穴---俗稱“瓜窯窯”,“瓜窯窯”只有在下雨天或刮大風的時候才會體現出它最大的價值,天氣晴好時,睡在“瓜窯窯”里蒙的慌,實在沒有天做被、地做床的美氣,也一定會辜負了這清風明月的大自然的饋贈。于是便搬出床板,在瓜地邊找一處平整地安置,躺上去寫一個“大”字,品清風徐來,觀明月半空,聽蟬鳴蛙唱,嗅空氣中彌漫著黃蒿的清香,若再有一個隨聲聽來點《高山流水》之類的清音樂點綴,不知不覺中便會與周公相約,直到夜半被微風涼意攪醒,但見繁星點點,落月西斜,附近村落人家的狗吠聲或是趕早下地的拖拉機的隆隆聲隔著層層山丘隱隱傳來……
? ? ? 這樣與大自然零距離親近,實在是愜意的享受,于今已是渴望而不可及!當然,這種享受對于一個尚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是需要膽量的,因為沒有月亮山溝里有時候靜得令人毛骨悚然,而且溝溝坎坎、梁梁卯卯間有許多故人的墳塋,在我還很小的時候,也常被一些不懷惡意的謊言嚇得不敢一個人看瓜,現在想來還有些許的懷念那段時光。
? ? ? 自從乞食在這城市的鋼筋混凝土的縫隙間,就少有機緣遇見過老家的秋,似乎只有在這酷熱的秋夜,才會憶起那些腳踏大地,頭戴明月、懷抱清風、仰望星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