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經歷而變得豐滿。
對所有人而言,沒有經歷就沒有發言權。比如說,生孩子這件事。
當然,對于同一種經歷,當事人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的。下面要說的這些,是我個人生完孩子之后才懂得的。
01親情是需要培養的。
寶寶出生后沒幾天,我抱他在懷里,卻不知怎么逗他。就像面對一個陌生人,初次見面你無法對他展露微笑一樣。
盡管,小小的他是那么可愛,那么惹人心疼。
盡管,為了他我懷胎十月,一朝分娩。
寶寶出生后,我再沒能睡一個好覺。盡管懷孕的時候,由于膀胱受子宮壓迫,會頻繁起夜,影響睡眠。但這跟生完孩子之后相比,真的不算什么,尤其是在月子期間。
月子里的寶寶平均每晚需要喂奶三次,每當聽到寶寶哭醒,我都必須第一時間抱起他,不管有多困。因為實在聽不得娃兒的哭聲,真的,他一哭,我覺得我的心都要碎了。
哺乳的時候,小家伙會一直看著你,好像不努力睜大眼睛就看不清媽媽的樣子似的。每當這個時候,我真是感覺心都要化了。
平時一看見尿不濕上的線變藍了,我就立即給他更換,根本不會在意臭不臭。
慢慢地,我知道怎么逗他笑了,怎么陪他玩耍,怎么應對他的小任性。
慢慢地,我們相處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分不開了。
懷孕和分娩的辛苦以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呵護,使為人父母的我們體會到生養孩子的不易,因此,我們更加疼愛我們的孩子。由此我們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我們父母的含辛茹苦和他們對我們的愛。
親情就是在這樣的付出中慢慢培養起來,并越來越深厚。
02孩子最好由老人幫忙帶。
或許今天有很多關于老人帶孩子的負面信息,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老人帶孩子的經驗要我們多得多。雖然我們習慣有事問度娘,但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有些問題我們一時發現不了,而等到我們發現的時候可能已經很嚴重了。
一方面,老人年紀年紀大了,在經過歲月的洗禮之后,他們的性情會變得特別溫和,在對待孩子方面,比我們年輕人更有耐心。另一方面,他們是除了我們之外最心疼孩子的,甚至比我們還要疼愛孩子,不是有隔代親這一說法嗎?
再說,對于我們這樣的雙職工家庭而言,老人幫忙帶孩子,我們最安心。經常,早上起不來,他們就把早飯就做好了。晚上不管我們多晚回家,都有飯吃。
家里有老人有孩子,才更有家的味道。
03不管你愿不愿意,我們都被孩子改變了。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與惡魔的共同體。
不哭不鬧的時候,他真的是你上輩子的情人,怎么看都喜歡。鬧起來,大人只有俯首稱臣的份兒。打他,太小,下不去手。講道理,太小,說不通。除了耐心安撫和適當機智地轉移他的注意力,真的無計可施。
但這就是孩子,你享受了他帶來的快樂和美好,就要承擔他的壞脾氣和無理取鬧。
生完孩子之后,我似乎更加勇敢了。現在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都會想,生孩子我都經歷過了,還有什么可怕的。
生完孩子之后,我變得更加樂觀了。孩子的天真無邪深深感染了我,遇事多想想孩子,就什么煩惱都沒有了。
生完孩子之后,我改掉了色難。以前總會無意識地本著臉,現在我有意識地讓自己保持從容和微笑。因為媽媽的微笑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積極的暗示。
生完孩子之后,生活繼續著,而我的心態卻變了。
我的眼神更加溫柔,我的性情更加溫和,我的內心也更加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