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王嘉良? ? ? ? ? ?學 號:20181213882? ? ? ? ? ? ?學 院:廣研院
版權聲明:轉自CSDN@「quickembed」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quickembed/article/details/103941122
【嵌牛導讀】:所謂嵌入式人工智能,就是設備無須聯網通過云端數據中心進行大規模計算去實現人工智能,而是在本地計算,在不聯網的情況下就可以做實時的環境感知、人機交互、決策控制。那么嵌入式與人工智能關系是什么?
【嵌牛鼻子】:云計算、邊緣計算
【嵌牛提問】:嵌入式與人工智能關系是什么?
【嵌牛內容】
嵌入式與人工智能關系
所謂嵌入式,就是指一種可被內置于設備或裝置的專用計算機系統。通常來說,具有數字接口的設備都具有嵌入式系統,如手機、車載電腦、智能手表等等。
而嵌入式 AI,則是一種讓 AI 算法可以在終端設備上運行的技術概念。很簡單,換句話說,它的作用就是能讓音箱、手機、機器人等智能硬件在不聯網的情況下實時完成環境感知、人機交互、決策控制等功能。
現在的人工智能大多屬于前者,siri、阿爾法狗都是典型代表。要實現人工智能的行為,必須使用嵌入式系統,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強人工智能與弱人工智能。具有行為能力的“弱人工智能”就是智能化工具,即MCU基礎上的嵌入式應用系統,已有40多年歷史。可以驕傲地說,單片機、嵌入式系統開啟了人工智能的歷史進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人工智能的那些事兒。人工智能是基礎的技術資源,它有著改變人們的思維與生活方式、變革社會的巨大潛力。從更大的格局看,萬物智聯時代正在到來,未來將從“以設備為中心”進步為“以用戶為中心”、“以數據為中心”。
業界普遍認為人工智能的三個發展階段包括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AGI)。感知指語音、語言、圖像、手勢等;認知指理解、記憶、知識、推理、規劃、決策、創造等;通用人工智能指類似人類的思維。其中,感知是人機交互中最重要的一環,為人工智能提供數據基礎。這三個階段需要循序漸進。目前階段,人工智能的目標并不是讓機器模擬人的全部行為,而是在某些特定領域超過人類專家的水平、有能力高效地解決專業問題,從而對人類提供實用的服務。
在人工智能時代,從事嵌入式人工智能研發的上海速嵌公司認為,強大的算法也不會拘泥于PC機實現,需要落地的話,就要依賴嵌入式承載。嵌入式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已經足以證明,未來出現的機器人一定會使用嵌入式的技術,所以說對于嵌入式系統的需求已經非常迫切,期待能夠出現顛覆智能手機的嵌入式便攜移動終端。
嵌入式系統開啟人工智能的歷史進程
所說的人工智能,就是以人工方式實現人類智力的替代。人類智力有“思維”與“行為”兩種方式。“思維”是大腦的獨立思考,“行為”是人類個體與客觀世界的交互狀態,除了思考還要有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與控制。AlphaGo屬于前者,它與李世石、柯潔對決,還要有代理人將它的思維能力轉化成對決的下棋行為。實現人工智能的行為方式,則非嵌入式系統莫屬。對此,人工智能領域人士,普遍將這兩種人工智能定義成“強人工智能”與“弱人工智能”。
AlphaGo之父哈薩比斯在劍橋大學演講中則用“通用人工智能”與“狹義人工智能”來區分。總之,所有專家都認可具有行為能力的“弱人工智能”。
具有行為能力的“弱人工智能”就是智能化工具,即MCU基礎上的嵌入式應用系統,已有40多年歷史。無怪乎約翰?麥卡錫這位50年代提出人工智能概念的學者,感嘆于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抱怨于“一旦一樣東西用人工智能實現了,人們就不再叫它人工智能了”。
可以驕傲地說,單片機、嵌入式系統開啟了人工智能的歷史進程,速嵌智造所做的一切都是嵌入式人工智能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