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
? ? ? ? 步履蹣跚,孤身一人,無兒無女,
? ? ? ? 你將如何優雅而有尊嚴地度過晚年?
? ? ? ?考慮這個問題對屏幕前的你來說,或許為時尚早,但近年“老齡化社會”現象不斷加速,隨之而來的“孤老”話題持續升溫。為此,日本NHK電視臺制作了一期短紀錄片——《7位單身老太太共同生活的10年》。
? ? ? ? 業界良心NHK這一次將視角對準一群有趣的老人。7位老太太,最年輕的71歲,最年長的83歲,6位終身未婚,1位離異單身。
? ? ? ? 10年前,因為一項招募,她們聚集在一起,分別購買了一棟公寓的7戶單間,組成老年姐妹團,人稱“個個seven”。10年后,她們的現狀在鏡頭前被如實記錄下來。
? ? ? ? 觀看前半段時,我腦海所想的是,以后老了,也拉上同樣單身的好友愜意地生活吧。
? ? ? ? 沒有過多牽絆,擁有更多自由,人生完全屬于自己,往來皆是知音,可以一同看春花秋月,也可以一道追憶往事。而看完后半段,我恍然發覺,衰老、死亡、遺囑、拒絕插管延長生命,看似遙遠的事,其實一點也不遠。
? ? ? ? 走進老太太們的故事之前,是必須做好覺悟的。人活一世,總是處于夢想與現實的對立。
? ? ? ? 追隨夢想,是自我成全,卻終究無法逃避現實;認清現實,是生命成長,但若沒有夢想,生活則了然無趣。不畏世俗,不被同質化的世界觀影響,成為一個有棱角的人,并不容易。
? ? ? ? 追根溯源,“個個seven”姐妹團的建立,始于成員村田幸子。
? ? ? ?今年78歲的幸子婆婆是一位事業型女性,年輕時因不滿日本女人婚后必須辭職當主婦的社會風氣,毅然選擇單身至今。
? ? ? ?幸子婆婆將全部熱情投身于工作,現在仍作為廣播主持,長期供職于NHK電視臺,負責報道高齡人士的相關議題。
? ? ? ? 一次,幸子婆婆與投緣的友人出門旅行。旅途中,她們互相照應,氛圍融洽。
? ? ? ?“要是可以像現在這樣開心地生活在一起,該有多好!”大家不禁慨嘆。說干就干,雷厲風行的幸子婆婆借此契機,從2002年起發出招募。
? ? ? ?▲ ?入選的老年人必須符合幾項要求:
其一,單身;其二,具有獨立的經濟基礎;其三,具備較強的自理能力,擁有積極向上的年輕心態;其四,性格開朗隨和,能融入姐妹團的和諧氛圍;其五,認同“個個seven”的養老理念,遵守相關規章制度。
? ? ? ? 綜合以上五點,幸子婆婆招募到6位伙伴,盡管有人是初次相見,但簡短溝通,便發覺彼此意氣相投、志同道合。
? ? ? ? 年輕時,她們都是在男性社會中以“工作第一”為信念而歷經千錘百煉的女性,內心堅韌,思想開明,對幸福的定義有獨到見解。
? ? ? ? 7位老太太中,有的曾是廣告撰稿人,為家電產品做策劃;有的曾是大型私營企業宣傳部負責人,是名副其實的女強人。
? ? ? ? 有的曾是報社記者,日復一日奔走于各個新聞現場。有的曾統領五家養老福利機構,是高齡者福利設施的專家;有的是咨詢顧問師,最忙的時候一天內要為10位咨詢者做生活指導。
? ? ? ? 不同的家庭背景、人生閱歷,皆因相同的單身,迅速拉近了距離。更重要的是,幾位老太太的精神高度十分接近。
? ? ? ? 光陰似箭,不可思議的共同生活竟已走過10個年頭。10年中,她們既是一個特別的團體,也享有獨立空間,相處模式非常和諧。
? ? ? ? 因為只有上下樓層的距離,需要幫忙時,手機上一聲招呼,就有人伸出援手。調味品沒有了,就讓人帶些過來。
? ? ? ? 樓下的人來串門,就精心準備一場下午茶;有人短途出門,自有人幫忙打理花草。閑暇時,她們圍坐一桌,探討熱門事件;興致來了,她們賞櫻花、看煙火。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 ? ? ? 然而,歷經10年磨合期,新的煩惱擺在眼前。有人質疑,這種抱團取暖式養老是否壓制個人需求,畢竟自己原先也有很多朋友。有人干勁十足,奈何體力有限,不得不退出職場一線。
? ? ? ? 有人已為身后事操心,隨著年歲增長,老太太們都或多或少接受過手術,患有大大小小的疾病。關于遺產分配、葬禮形式、是否同意插管等棘手問題,已無法回避。
? ? ? ? ?且不說老太太們強大的生存能力,最震撼的,是面對身體衰弱的從容??v然談論死亡的話題,也保持著難得的鎮定。
? ? ? ? 所謂“單身貴族”,在瀟灑的外殼下還包裹著幾分無奈。沒有人天生喜歡孤獨,不過是知音難尋。不論何種原因選擇單身,余生的每個重要時刻,她們只能獨自做出抉擇。
? ? ? ? 我欽佩老人們的勇氣與自信,更深感成為一名優質的“單身貴族”充分考驗個人修行。
? ? ? ? 從經濟獨立到精神獨立,不可或缺,是未雨綢繆,早做規劃。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芳華。雖然單身并非最好歸宿,但相比以婚姻粉飾幸福,老人們的堅持顯然是對人生的負責。
? ? ? ? ?步入婚姻,絕不只為尋找伴侶搭伙過日子,更多是責任的承接。迎接的是柴米油鹽的瑣碎,也有兩個家庭的融合、不同世界觀的摩擦。
? ? ? ? ?最可怕的不是孤獨終老,而是尚且無力承擔這份重任時,迫于年齡增長、輿論壓力而迷茫地踏進圍城。辜負自己,也辜負了別人的人生。
? ? ? ? 擁有家庭,親友簇擁,日程計劃表排得滿滿當當,就不會寂寞了嗎?
? ? ? ? 人人都有一座心房,房子有扇窗,才能透得過氣。有時,你渴望和煦日光,這扇窗便以最大熱情向世人敞開;有時,你厭倦人世喧囂,這扇窗便安靜地關閉,陪伴你飲下生活的苦甘。
? ? ? ? 即便是同一屋檐下的夫妻,也必須有獨處空間,才能讓生活節奏更和諧。
? ? ? ? 我不禁聯想起日本“銀發族”持續走高的離婚率。剛退休的老先生回歸家庭,正欲享受天倫之樂,卻與妻子的矛盾一觸即發,不得不以離婚作為收場。
? ? ? ? 背后的原因與日本傳統的家庭形式有關。丈夫一人養家,精神上時刻繃緊了弦。妻子要服侍公婆,照顧子女,等丈夫回家還要奉上貴賓服務,譬如提前擺放碗筷、準備好洗澡水。
? ? ? ? 直到丈夫退休,平衡被打斷。早已習慣丈夫早出晚歸的妻子,每天干活時不得不面對丈夫的礙手礙腳。空閑的丈夫想和成人的孩子溝通,才發現兩代人隔閡已深。
? ? ? ? 基于對家庭、親情的多重思考,山田洋次導演試圖用影像溶解現代人的焦慮。自2016年起,他推出了系列電影《家族之苦》。
? ? ? ? 其中,第一部講述的就是迎來金婚的平田夫婦因鬧離婚引發的輕喜劇。盡管最終老夫婦終止了離婚,但平田太太向子女傾訴的離婚理由,格外引人深思。
? ? ? ? ?筷子亂丟、不隨手關燈、盥洗室弄得濕答答……平田太太平靜地細數丈夫的不良習慣。
? ? ? ? 從前覺得無關緊要,為了家庭和睦默默忍耐,當婚姻走到第50個年頭,生活仍是一潭死水,趁兩人身子骨都還硬朗,兒女們均已獨立,難道不能重新開始追求理想的人生嗎?
? ? ? ? 人類的確是矛盾的生物,一邊害怕孤獨至死,一邊忍不住追尋孤獨,想要嘈雜聲中的溫暖人情,也放不下無拘無束的自由。
? ? ? ? 想來,結婚與單身,都是外在表象。無論怎樣選擇,關鍵是懂得取悅自己。既然我們都是獨自來到陌生的世界,也必將一個人靜靜離去。倒不如忠于內心,以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 ? ? ? 年華易逝,容顏易老,但美人在骨不在皮。與其徒有其表,不如修煉一個有趣的靈魂。
? ? ? ? “個個seven”團的7位老太太,無疑很好詮釋了不被歲月摧折的美。當她們踏上一個人的旅程,便坦然接納了無數未知,甚至能笑著說,連葬禮上的曲目都已挑選完畢。
? ? ? ?去年,臺灣著名體育主播傅達仁老先生因深受癌癥折磨,來到瑞士以安樂死的方式離世。
? ? ? ? ?生前,老先生接受過多次手術,暴瘦到只剩49公斤。眼見身體每況愈下,痊愈已近乎無望。
? ? ? ? 最終,在家人與朋友的陪伴下,他一口一口飲下藥劑,為八十幾載人生畫上了句點。短短的臨終視頻在網絡引發熱議,我在其中看到了一份令人敬佩的體面。
? ? ? ? 活著,就要好好地活;死去,也要驕傲地走完最后一分鐘。如今,很多老人明確表示,不希望以“插管”延長有限生命。
? ? ? ? 老人們認為,走到那一步,為了延續僅有的一口氣,孤零零地躺在重癥病房,身上插滿管子,再也享受不到做人應有的樂趣,同實驗室的標本無異,這般活著實則比死亡更痛苦。
? ? ? ? 現在的我還很年輕,不敢去想象那樣的時刻?;蛟S,只有走向暮年,才能對老人們的抉擇感同身受。但從他們的身影里,我分明掘出人性的偉岸。不要茍延殘喘的余生,唯愿以最大熱情燃燒殆盡。
? ? ? ? 從前,人們總說,死是世上最難之事。畢竟,強烈的求生欲讓我們感到深深恐懼。
? ? ? ?依我看,在所處的時代驚世駭俗,在物欲橫流的世間特立獨行,不隨波逐流,不迷失自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難上加難的事!
? ? ? ? 當白發蒼蒼、青春不再,當夕陽西下、霞光萬丈,無論生活給予怎樣的際遇,無論是守著殘年,還是直面死亡,誰又該揮霍一去不返的光陰,活成不喜歡的樣子?
? ? ? ? 既有尊嚴,也有品格;縱有遺憾,但卻無悔,這方才有了生而為人應有的血性。我的愿望是成為一個可愛又任性的老婆婆,你呢?你為自己找到答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