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大多數行業(yè)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但是有少部分領域卻因禍得福,K12在線教育就是其中一個。自從教育部倡導“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以來,網課這一概念極大深入家長人心,相當于是國家背書推薦大家去上網課。對于在線教育機構而言,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拉新時機。我們也能看到,在這半年,戶外廣告、新媒體廣告,到處都能看到各類在線教育的身影。在未來的一兩年里,K12在線教育的發(fā)展前景如何?我們將從四個角度來分析。
1、需求剛性
人這一輩子,最離不開的三個行業(yè)就是:消費、醫(yī)療、教育。其中,醫(yī)療是有時機性的,不是每時每刻都在生病有醫(yī)療需求。但是消費和教育,是剛性且持續(xù)無周期的。我們在青少年階段要在學校接受教育,工作以后還有在職和成人教育,成家以后還要給自己的子女安排教育。在這輩子的前半部分,教育這件事,都和我們離不開。
當然,教育行業(yè),掏錢的還是父母。對于現在的父母們來說,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是大家的共識,教育意愿也在不斷增強。付費能力,近幾年也在走高。所以K12在線教育這門生意,永遠不缺肯掏錢的用戶。
2、人群天花板
受教育的是孩子,我們來分析一下目前全國的潛在用戶群的情況。
根據國家統(tǒng)計的情況,近幾年,我國5-19歲的人群,占總人口的比率,約為16%左右,最新為2019年的16.06%。同時,小學、初高中在校學生的人數,占比為13.61%。也就是說,還有將近2-3%的人口沒有接受教育(不嚴謹比較,適齡人口應該在6-18歲區(qū)間)。根據相關咨詢機構的數據,K12在線教育行業(yè),最新的用戶群基數約為3000萬左右。從這個角度來看,可獲取的用戶基本盤,還是非常大的。
3、萬事俱備,東風勁吹
進入2020年之前,在線教育這個行業(yè)的基礎就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比如說,授課終端成本降低,00后對于手機平板等設備的熟練操作、直播與視頻技術的成熟、AI技術在教育行業(yè)的落地等等。只不過用戶的引導教育,還是需要非常高的成本。據某在線教育機構統(tǒng)計,獲取一個新用戶的成本,視班型不同,大約在500-2000元不等。疫情的到來,就是這股東風,極大的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教育與決策成本。
4、未來發(fā)展靠什么
在線教育,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個內容+服務的產業(yè)。內容決定用戶來不來,服務決定用戶留不留。從傳統(tǒng)教育機構來看,這里的“內容”主要依賴于師資的質量。老師好,講課內容就好。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成本用于教師的招聘。優(yōu)秀教師從哪里來?從外邊挖,或者自己培養(yǎng)。前者見效快,后者有極高的時間成本。
但是,過于依賴教師從長遠來講,大家都能效仿,沒有護城河。高價挖人,提升各自的經營成本。所以,要提高課程或內容質量,不僅僅要靠師資,更要靠制度、體系設計,來保證保準課程內容,提升品控,降低對教師的依賴。
說到服務,一定與教學質量掛鉤。要想學的好,那肯定是小班或者一對一教學來的好。但是大班教學成本低,矛盾。近幾年部分教育機構首創(chuàng)了“雙師教學”模式,平衡人效問題,即線上大班名師教學,小班助教輔導。對名師來說,大班的人數擴張,提升了自己的收入。對學生來說,又可以享受到小班的輔導。
未來的教育行業(yè),將是“龍頭聚集+長尾”的格局。原來的K12教育,由于各地區(qū)的滲透率不算太高,有相對好一點的師資就可以開門招生。但是K12教育線上化以后,原本線下緊靠師資的競爭態(tài)勢,轉變成了師資+課程體系+技術的全面維度競爭。特別是由于疫情影響,大量新增用戶涌入之后,各機構之間上述維度的差異會被放大。所以長遠來看,K12教育的市場會逐步向龍頭機構靠攏。但是中國的教育市場這么大,還是會有一些細分的需求,需要一些長尾的服務機構來滿足。
從邊際成本的角度考慮。線下機構,規(guī)模與教學點數量、員工(教師)人數成線性正相關關系。所以線下機構繁雜多樣,一家想要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需要等比投入更大的成本。線上機構,相同的員工(教師),可以近乎服務于無限的學生,在大班課的情況下,一對一不考慮。所以對于標準化的教學產品,線上教育的優(yōu)勢是巨大的。所以只要一點打響,傳播的勢能會很大,產生強者恒強的局面。對于非標準化的教學產品(一對一授課或是小班課),也是受師資人數、時間的限制。但起碼老師可以在家遠程授課,比線下機構還要場地好多了。而且還能全國招人。
龍頭聚集,還可以從“口碑效應”的角度來看。子女教育這件事情,全國的家長都會去向自己的街坊鄰居、好友、同事們聊子女的教育情況,很自然的會形成對所受教育課程的討論。要覺得這家機構的課好,口碑自然就傳出來了。相反的,教學質量不高,會極大損傷生源的獲取。所以這門生意,非常注重用戶的留存。一個是K12教育是一件長期的事情,需求剛性且持久。留存做好可以極大減少單個用戶身上投入的營銷成本。另外一個是,學生在一家機構上沉淀的時間越長,對于學生來說學習就是一件熟悉的事情,對于機構來說能深度分析學生的各項能力,對于智能匹配設計教學方案也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