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究竟有沒有章法可循?幫助我們理清思路,省時省力就能寫出錦繡文章呢?
如果您和我一樣,是一名寫作愛好者和文字工作者,如果您想筆下文章更受讀者喜愛,寫作功力不斷精進,那么這本很多寫作大牛推薦的《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值得一看。
作者是布蘭登.羅伊爾,出生于加拿大,就讀于哈佛大學,其作品先后五次榮獲“國際圖書獎”、五次榮獲“總統圖書獎”金獎,2011年榮獲“年度教育圖書獎”。
此書從結構、風格、可讀性三個方面,列舉了20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寫作原則。先一起看看是哪20條吧。
本文中,我將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選取認為對我有啟發的地方,與大家分享交流。
01確定文章類型? 高效傳遞信息
如果你創作的是小說等文學作品,那么這本書中的寫作原則大多并不適用。如果文章文體是旨在告知、解釋的說明文,那么此書應該好好閱讀和借鑒。如何規劃表述的觀點和順序,如何使用恰當的例證以及如何增加文章的易讀性等,書中涵蓋的技巧幾乎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寫作。? ?
信息爆炸時代,如何抓住讀者注意力?
結構至關重要。在動物學中,你可以從動物的骨架判斷出它為何種動物。結構預示內容,文章的重要觀點要給予最多關注,且應最先討論。
運用“自上而下”的寫作法,先給讀者一個目標,再告知其方向,高效傳遞信息;使用結論-理由-總結的“下山”式結構。善用轉折詞,通過接續、舉例、對比、總結四類轉折詞,把握行文方向。闡述主題時,有意識分解事物,最好要分成2-4個主要部分來寫。重視寫作和說話中,“3”這個神奇的數字,最好是能分3部分。闡述主題時,要整合相似事物,先結束一個主題的討論,再接著討論其他主題。
02力求語言準確具體? 例證個性化
簡短地展現以便他們閱讀,清楚地展現以便他們欣賞,如畫般地展現以便他們記憶,最重要的是,準確地展現以便他們被它的光明所指引。
? ? ? ? ? ? ? ? ? ? ? ? ? ? ? ? ? ——約瑟夫?普利策
如何讓一篇文章言之有物,令讀者難忘?使用準確、具體的語言讓文章更有力量,增加個性化的例子,使文章更難忘。
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區別,在于你是否使用了準確、具體的例證。模糊化的語言會弱化主題。每個人都愛聽特別的故事,個性化例證所蘊含的傳播力量是巨大的,比重復單調說教事半功倍。
除了事例外,不妨考慮將軼事、引用、類比、明喻和暗喻作為備選工具,支撐所寫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中西方思維和語言使用習慣存在差異,書中提到的“利用句式變化”所選案例等不適用于中文寫作。
03重視文章可讀性? 不斷優化文章
讀圖時代,尤其講究圖文并茂,新媒體文章更需要重視排版和設計,通過增加頁邊空白,用空白行隔開段落等方式提升可讀性。咪蒙、李月亮、六神磊磊讀金庸等大v公眾號版面就善于留白、設計方便讀者閱讀,值得學習。
如何運用可讀性工具?例如粗體、斜體、破折號、項目編號、列舉、陰影等,突出重點和區分不同。同時,避免過度使用。
快速閱讀時代,我們閱讀一篇文章,多用快速瀏覽,很少逐字逐句去精讀。使用標題和提要,幫助拆分和歸納文章,可以讓讀者盡快了解寫作意圖,高效獲取信息。
培養回顧和修改文章的重要習慣,不斷打磨,文章才能出彩吸睛。
總結:本書認為最重要的寫作原則是讓觀點得到充分的論證,細節則使文章更可信、更難忘。第二重要的任務是回顧和修改文章。我們只要有意識地從結構、風格、可讀性3個層面活用寫作原則,堅持閱讀、勤思多寫,我想寫作水平一定能不斷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