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有位乳母,在宮外犯了罪,被官府抓了,并稟告漢武帝。漢武帝心中十分為難,畢竟是自己的乳母,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何況自己是她用乳汁養大的。但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果不處置她,有失自己天子的尊嚴,以后何以君臨天下。思來想去,漢武帝決定以大局為重,依法處置自己的乳母。
乳母深知漢武帝的為人,知道自己兇多吉少,便想起了能言善辯的東方朔,請求東方朔幫自己一把。
東方朔也頗感為難,他想了想說:"辦法也有,但必須靠你自己。”
乳母急切地問:“什么辦法?”
東方朔說:“你只要在被帶上刑場的時候不斷地回頭注視皇帝但千萬不要說話,也許還有一線希望。”
乳母雖不解其中玄機,但還是點了點頭。
當這位乳母被帶走行刑時,她有意走到漢武帝面前向他辭行用哀怨的眼神注視著武帝,幾次欲言又止。漢武帝看著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有心想赦免她,又苦于君無戲言,無法反悔。
東方朔將這一切看在眼中,知道時機已成熟,便走過去,對那位乳母說:“你也太癡心了,如今皇上早已長大成人,哪里還會再"你的乳汁活命呢?你不要再看了,趕緊走吧。"
免了。
漢武帝聽出了東方朔的話外之音,又想起了小時候乳母對自己的百般疼愛,終不忍心看乳母被處以刑罰,于是法外開恩,將她赦免了。
當我們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時,用正話反說的方法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對那些從事特殊工作的人們,在說話時更要看清對象,學會正話反說。否則說話太直,會給人帶來不幸。
某護士剛從醫學院畢業,懷著滿腔熱情到市里的一家醫院實習。實習的第一天,帶她的醫生讓他到6床通知病人,把病情好好跟病人說一下,告訴他只剩6個月的時間了。
護士聽完醫生的話,就拿著6床的病歷到了病房。一進病房她就大聲喊道:“6床的病人做好心理準備啊,你只剩下6個月的時間了。”病人聽完后一下子承受不住,當場就昏了過去。主治醫生知道后狠狠地教訓了她:“病人因為身體的疾病已經很痛苦了,你怎么可以這樣直接就告訴他呢?萬一出現什么后果,你負得起責任嗎?”
我們不能評價這個護士沒有能力,但是她的語言表達方式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在一些特殊場合下,實話實說是致命傷。“說話莫忘看場合”該反說時就反說。因為,心理學告訴我們,在不同的場合中,人們對他人的話語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并表現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正因為受特定場合心理的制約,有些話在某些特定環境中說比較好,但在另外的場合中說未必佳;同樣的一句話,在這里說和在那里說效果就不一樣,說什么,怎么說,一定要顧及說話環境,才能取得良好的說話效果。總之,唯有巧妙地利用語境,做到情境相宜,才能攻破人們的心理防線。
另外,正話反說也是產生幽默感的有效方法之一。使用這種方法能夠在不直接指明對方錯誤的基礎上,使他們自我反省并認識自己的錯誤。
有一則宣傳戒煙的公益廣告,上面完全沒提到吸煙的害處,相反地卻列舉了吸煙的四大好處:一、節省布料:因為吸煙易患肺癆,導致駝背,身體萎縮,所以做衣服就不用那么多布料;二、可以防賊:抽煙的人常患氣管炎,通宵咳嗽不止,賊人以為主人未睡,便不敢行竊;三、可防蚊蟲:濃烈的煙霧熏得蚊蟲受不了,只得遠遠地避開;四、永葆青春:不等年老便可去世。
這里說的吸煙的四大好處,實際上是吸煙的害處,卻正話反說,顯得很幽默,讓人們從笑聲中悟出其真正要說明的道理,即吸煙危害健康。
丘吉爾為了出席宮殿舉行的演講,超速開車,被一名年輕警員逮住了。“我是丘吉爾首相。”丘吉爾不慌不忙地說。“亂說,你一定是冒牌貨!”警官這么一說之后,大英帝國的首相謝罪了。他說:“你猜對了!我就是冒牌貨!”
這么一來,警官面露微笑,放過了這位世界上著名的偉人。
丘吉爾在一本正經表明身份的時候,被警官懷疑。然后,他就換了一種方式,正話反說,這樣反而使警官摸不清虛實,使得警官抱著一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放過了他。
在特定情況下,人們需要打破習慣的說話方式,反其道而行之,這便形成了反語。反語是一種拐彎抹角、迂回的表達方式。正話反說不僅有很好的表達效果,還有更強的說服力。
先順著對方的意思,讓對方解除心理防范,再讓對方領悟“話中之話”,一旦對方頓悟,便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正話反說不只是一種溝通策略,更是一種攻心術。不但可以避其鋒芒,明哲保身,而且能讓對方欣然同意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