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投放目的是高效覆蓋目標受眾,并影響受眾消費決策。廣告主選擇投放渠道時,流量是衡量渠道價值的主要指標,從流量角度看,自媒體的媒體價值遠不如朋友圈硬廣。以咪蒙為例,68萬投放微信圖文軟文,假設閱讀量達100W,CPM值是680元/CPM。但投放微信朋友圈廣告最貴的收費標準是180元/CPM。為什么廣告主仍熱衷于投放自媒體廣告呢?因為自媒體軟廣核心價值不在覆蓋目標受眾,而在于影響消費決策。
以李叫獸提到“文怡家常菜”賣1500元砧板的為例,如此超出常識高售價的砧板此前在亞洲全年銷量不到1萬,但文怡的軟廣10分鐘銷量就突破了1.5萬個。這就是李叫獸所說的“心理喚起”,自媒體可以為受眾營造出一個可以產生共情共鳴的消費場景,喚醒消費者心理狀態或需求,觸發消費欲望。另一方面,自媒體與粉絲之間存在強信任感,人格背書增強產品信任度。選擇投放自媒體時,除了要關注流量,還要關注自媒體對粉絲的影響力。
【一? ? 如何篩選合適的微信公眾號投放】
企業投放微信自媒體廣告普遍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公眾號數量龐雜,該如何選擇,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好的效果。總結五個步驟篩選:明確目標用戶—明確廣告投放需求—尋找合適的公眾號—篩選合適的自媒體—鑒別刷量的自媒體。
1、明確目標用戶
廣告投放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確目標用戶,才能找到粉絲和目標用戶高度契合的公眾號。明確目標用戶第一步收集數據,可以通過企業自己的統計后臺、百度指數等數據平臺、問卷調查等方式獲取數據,主要收集通用的5個緯度數據:人口屬性、社會屬性、行為習慣、興趣偏好和心理屬性等。接著根據企業產品來設計關鍵性用戶畫像數據,挖掘目標用戶的關鍵共同點,不需要全盤分析所有的數據。最后根據這些共同點,以點畫面,描述出立體具象的人物角色。
以VIPKID為例,VIPKID是面向4-12歲兒童的1V1在線視頻英語教育平臺,核心業務直接服務對象是兒童,但實際消費者是家長。收集分析數據,挖掘VIPKID目標用戶的關鍵共同點如下:
(注:根據百度指數VIPKID用戶性別比差異不大,但行業應用數據K12教育行業的用戶女性占比超過7成,因此廣告投放應注重抓住女性用戶。)
性別:女性
年齡:80后,年齡30-39歲之間,孩子年齡4-12歲
地域:一二線城市
收入:中高產階級,家庭月收入達3萬元以上
關注話題:教育、時尚、職場、美食……
消費習慣:重視孩子教育
生活形態:工作繁忙,對網絡接受程度高,遇困惑會上網交流
人物角色:
王雪,30歲,兒子5歲,家住深圳,本科學歷,月薪2萬,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每天加班至8-9點,沒有時間輔導兒子學習。為了從小讓孩子學習地道的美式英語,她幫兒子在VIPKID選好課程,爺爺奶奶接送孩子回家后提醒上課,然后每天下班后去VIPKID平臺看兒子的學習情況。
2、明確廣告投放需求
明確目標用戶后,你還需要明確投放廣告的目標和預算,才能制定投放策略及后期評估投放效果。如果廣告投放是為了某個活動造勢,需要在短期內制造火爆的刷屏效果,則應選擇投一批中小量級自媒體。如果是初創企業產品,需要先跑數據獲得投資人青睞,應選擇具有高流量高轉化率的自媒體。
3、尋找合適的公眾號
許多企業做公眾號投放只是暫時性需求,比如產品前期曝光拉新,單次活動造勢,企業沒有培養自己的公眾號,也沒有長期合作的公眾號,那就需要自己挖掘優質公眾號。這里介紹三種尋找公眾號的方法。
(1)手動搜索識別。根據目標用戶的特點,選定他們常關注話題的關鍵詞,通過百度、社交平臺搜索提及這些關鍵詞的賬號,或者通過找號工具篩選一批粉絲與目標用戶契合的賬號。或者收集競品復投過的公眾號,復投說明該號具有較高的投放價值,但需要注意短期內跟投會影響廣告轉化。優點是省錢,缺點是費時費力,合作達成率低,小自媒體易發生跑單情況。推薦幾個找號工具:搜狗微信搜索、西瓜數據、BlueMC藍鯨。
(2)自助投放平臺。在平臺上發布需求后會有網紅自動接單,比如微播易、新榜、易贊、清博數據等,不需要手動搜索查找,還能監控推廣數據。但缺點是無法確定投放公眾號,無法溝通合作細節。
(3)直接找代理公司合作。有充足預算的時候,找代理公司提供全程投放服務,前期會根據需求篩選、溝通優質的公眾號,中期和自媒體溝通內容,把控內容質量,后期進行維護和數據追蹤。特點是花錢省心,企業前期可以選擇找代理公司,后續復投可以跳過代理公司。
4、篩選合適的自媒體
面對眾多候選賬號如何評估公眾號投放價值?分享新媒體內容營銷一招的精準選號方法,從性價比、粉絲精準度、粉絲粘性、歷史投放和投放建議五個緯度評估公眾號價值。注意其中兩個重要指標,頭條閱讀單價應低于行業平均水平1.3元,點贊閱讀比高于行業平均水平0.35%。
5、鑒別刷量的自媒體
選號最后一個步驟是鑒別篩選出來的自媒體是否存在刷量的情況。常用方法是通過第三方平臺監測公眾號,從以下兩個角度分析數據。
(1)閱讀量與粉絲互動的比例
正常情況一個公眾號閱讀量是呈曲線變化的,如果公眾號閱讀量在一段時間內閱讀量基本穩定,比如每篇頭條閱讀量基本都在3W左右,基本可以懷疑有刷量。其次分析閱讀量和點贊數比例是否在合理范圍內波動。不少低級的刷量只會刷閱讀數,不會同步刷點贊量,即使有些會同步刷點贊量,容易出現閱讀量與點贊比例相對穩定的情況。即使是同一個作者,每天的話題,文章的質量等因素都會影響粉絲互動量。還可以注意一下評論數,刷評論的成本相對較高,刷量容易忽略評論。如果一篇文章有幾萬閱讀量,幾百個點贊量,卻只有兩三條評論甚至沒有評論是不正常的。
(2)閱讀量變化軌跡
正常情況下,閱讀量的變化軌跡是快速增長到勻速變緩,文章在剛發出來的2小時內的閱讀量會占總閱讀量的40%-70%,后續緩慢增長至平均水平。10W+刷屏文章會經過幾個關鍵中轉站,比如朋友圈、微信群等,閱讀增長速度會隨著關鍵中轉點迎來二次、三次快速增長。如果閱讀量出現斷崖式爆漲,或者近乎完美曲線平穩式增長,多半有刷量行為。
【二? ? 如何與自媒體溝通,準確下達Brief】
篩選合適的微信公眾號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前期準備工作還需要和自媒體議價、敲定排期,收集資料并提煉產品亮點。接著最重要的是如何與自媒體溝通,準確下達Brief。廣告主更懂產品,但自媒體更懂粉絲的閱讀習慣,所以一般廣告主提需求自媒體來撰寫軟文。
內容產出前下達Brief包含大綱的方向,文案的思路及各個部分比重設置,自媒體內容產出后,對內容進行把關需要重點優化6個方面:文章標題、用戶痛點展示、文案細節、內容與產品銜接、產品部分文案、利益展示文案和排版,這6點都會影響廣告實際的轉化效果。你以為這就完了?別急文章發布后還要對評論內容進行優化,評論最接近【閱讀原文】,而且是用戶真情實感的發言,是促成消費者消費的最后一步。文章發布前準備幾條優質的引導性評論,文章發布后自媒體也要和用戶進行友好互動指引。
在投放過程中要做好相關數據追蹤以便后續復盤,比如送達粉絲量、閱讀量、點贊量、評論量、點擊閱讀原文或掃描二維碼的次數等,如果效果非常好可以對同一個公眾號進行多次復投。
事實上短視頻APP的崛起,碎片化應用遍地開花,極大地影響了微信公眾號的流量,用戶刷朋友的時間變少了,用戶上下班路上看微信公眾號變成了刷抖音、玩手游、聽書……公眾號轉化效果也在下滑,據36氪采訪,一家外語教育機構的市場部負責人表示2017年在公眾號投了2萬廣告,閱讀數據1萬多,最終只有3個人購買。也許公眾號的紅利期正在快速流逝,且投且珍惜啊,但這套操作方法不僅可以用在微信公眾號上,也可以用在微博、抖音等其他平臺上的KOL。
參考資料:
《1500元的砧板是怎么賣出去的?你也許需要學習一下心理喚起 》—李叫獸https://www.huxiu.com/article/145117/1.html?f=index_feed_article
干貨 | 搞定用戶畫像只需5個步驟
http://www.sohu.com/a/115611583_445326
KOL營銷新手教程(5)——如何建立一個成功的KOL營銷策略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233077
如何辨別微信公眾號假粉,假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