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如果你有一整天或一晚上空閑時間,你會做什么。
如果有一整天或一晚上空閑,我可能會很興奮。可是當持續(xù)很多天無所事事的時候,我還能興奮嗎?近期的集體焦慮可以作為一個注腳。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換一種問法:當你可以自由安排一天時間的時候,你會如何分配自己的體力、情感和意志能量。曾經(jīng)我會這樣設想:早上六點起床,冥想和拉伸鍛煉一個小時,然后開始朗讀和背誦一個小時。除了早餐時間以外,八點到十點高效的寫作和閱讀兩小時。十點到十二點去健身房鍛煉,然后吃午餐。一點到兩點休息半小時,開始下午的節(jié)奏,開會或工作事務處理。晚上七點到十點參加頭馬的活動或與朋友聚會。這樣的理想狀態(tài)其實一直是有機會實現(xiàn)的,不過還是有莫名的長期和短期的焦慮時不時冒泡。
至于疫情,不足以成為擾亂心神的理由。我想在這樣一種理想節(jié)奏背后,始終需要面對做這件事情對我而言的意義是什么。我為什么要這樣分配自己的能量。這件事情有沒有到了非做不可,比吃飯睡覺還重要。歸根到底人總會尋求一個目標和意義,即使目標最終不能全部實現(xiàn),但在這過程中,朝目標接近的過程就會給自己帶來獎賞。這種精神上的成就感就是自我實現(xiàn)。所以即使沒有疫情的威脅,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狀態(tài)下,閑下來的人還是需要給自己找個方向。這就像漂流在大海上的孤舟,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風平浪靜,船的意義就在于航行。沒有指南針,沒有航向,豪華游輪和一葉扁舟沒有什么區(qū)別。
前一秒還在頭頂看到白色的云團
刺眼的光逼迫著他閉上了眼睛
再睜眼
白云已無蹤影
海天連成一色
除了木漿劃出水面的輕聲
天地間只有自己的心跳
你在找一個也許有燈火的地方
就像第一次離開港口時
越來越模糊的黃豆般的光點
可是自那以后
你只有在閉上眼的一剎那才恍惚看到光的影子
白天與黑夜
變換的只是藍色和黑色的幕布
你不知道大幕背后
你的眼 ??
距離光還有多遠
正如你不知道
離開港口已有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