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買高賣是唯一準則,需要明確的是,什么是低?有什么客觀評價標準?
隨機漫步假說認為,既往股價走勢對于預測未來股價沒有任何幫助。技術分析會預測股價沒有任何意義。
價值投資者的目標是得出證券當前的內在價值,并在價格低于當前價值時買進,成長型投資者的目標則是尋找未來將迅速增值的證券。
“net-net投資”,即在公司股票的總市值低于公司的流動資產(如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并超出總負債時買進。在這種情況下,從理論上講你可以買進所有股票,將流動資產變現并清償債務,以得到公司所有權及若干現金。現在還有沒有這種股票呢?
成長型投資者需要預測未來,所以成功率比價值投資者更低,但是一旦成功,獲得的回報將會比價值投資者高很多。
堅定地持有,因為在投資領域里,正確并不等于正確性能夠被立即證實。就是說,即使你覺得已經買得很低了,可能還是會出現價格比你買入的更低的情況,你需要堅信自己的選擇,直到判斷的正確性被證實。這個實在很考驗人性。
過于超前與犯錯是很難區分的。
在一個下跌的市場中獲利有兩個基本要素:你必須了解內在價值;同時你必須足夠自信,堅定地持股并不斷買進,即使價格已經跌到似乎在暗示你做錯了的時候。哦,對了,還有第三個基本要素:你必須是正確的。
確定價值的關鍵是熟練的財務分析,而理解價格、價值關系及其前景的關鍵,則主要依賴對其他投資者思維的洞察。投資者心理幾乎可以導致證券在短期內出現任何定價,而無論其基本面如何。
判斷價格有三個因素,基本面、技術和心理。
“市場延續非理性狀態的時間比你撐住沒破產的時間要長”。
最簡單的投資方法是:評估一個東西的價值,然后根據技術和心理層面的狀況,在低于價值的時候進行購買,然后堅持買進,在價格回歸價值的時候賣出。不過這里面有三個不確定因素,第一,你的價值評估是否正確。第二,如果一開始不能證明你的評估是正確的,你能不能堅持。第三,如果價格回歸價值的時間過長,你是否能夠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