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了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里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平凡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正是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深深的觸動了我靈魂的深處。
孫少平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也就是他比普通人多讀了幾本書,他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生活天地里,他帶著一種悲壯的激情離開家,他無法想象等待他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當然,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他赤手空拳,他將要走的路將無比艱難。他既沒有闖世界的經(jīng)驗,又沒有謀生的技能,僅憑著一股勇氣就來到了這個城市,這一點,最讓我佩服。從最初的攬工漢,到后來的掏炭工,他經(jīng)歷了常人難以想象,艱苦卓絕的人生奮斗。他既不鄙視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對生活的認識達到更深的層次,在艱苦的勞做中,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真正美好,體會到了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得上溫暖的人情更為珍貴,也知道只有人的勞動和創(chuàng)造才是最值得驕傲的。
田小霞身處大都市,面對門當戶對,條件優(yōu)越的高朗的追求,毅然選擇了每天深在地下幾十米,淌血流汗的孫少平。她真是一位有思想,有抱負,敢愛敢恨的好姑娘,她是勇敢的,敢于跳出世俗的眼光去愛一個生活在最底層的挖煤工,危機時刻,敢于跳入滔滔洪水去救一個小女孩。她的離去,為他們的愛情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作者的高明之處也就在這里吧,給讀者留下的是深深的思索。她的離去,讓孫少平經(jīng)受了又一次人生的巨大考驗,也是最致命的一擊。“似乎不是火車載著他,而是他在拖著火車在飛奔。”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啊!
人常常是脆弱的,但人又是最頑強的。美麗的花朵凋謝了也是美麗的,因為那朵花依然在他心頭開放。帶著對田小霞深深的懷念,他又返回了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如此深重的精神創(chuàng)傷,只能用他牛馬般的體力來醫(yī)治,此刻他對大牙灣煤礦更加充滿了深情和摯愛,他知道這里是真正屬于他的,他為自己的勞動自豪。他在這黑色的世界里給人們帶來的是力量和光明。
他寫給妹妹的信讓我更加深深的認識了他;“我們出身貧困的農(nóng)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的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nóng)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痛苦難道是白忍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這是一個平凡人偉大的不平凡之處啊!
潤葉沒有勇氣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沒有抗爭的力量,她一直過著修女式的生活,李向前也一直生活在他自己制造的苦難當中,他們都超越不了這個層次,一直在逃避。也許他們都應該讓我們同情。但她又是那么的善良,李向前殘廢了,她沒有選擇離開他,毅然的來到他身邊,用她無私的愛拯救了一個身心俱殘的家庭,人性光輝的體現(xiàn)啊!
金波一個多么癡情的男人啊,八年過去了,歲月沒有沖刷掉他心中的傷痕,他終于要去尋找那個讓他無法忘懷的黑眼睛,紅臉蛋的牧馬姑娘了,是啊,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他心愛的姑娘,這是他永遠的傷痛啊!愛就使一個人到如此地步,一次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遠的合二為一。縱使時間流逝,也無法分解這種心靈的粘結(jié)。人的感情真是這世上最不可思議的啊!
孫少安是這個家里吃苦最多的一個,他十三歲就回到家,幫父親挑起家庭的重擔,他感謝潤葉給他那像土塊一樣平凡的一生留下了太陽般光輝的一頁。同時他也是懦弱的,他連向潤葉表白的勇氣都沒有,雖然他經(jīng)歷了失敗,最后帶領全家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他也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生活啊,這是為什么,貧窮讓人痛苦,可有了錢還為什么讓人這么痛苦啊!”那是他狹隘的思想所致。只有更深邃的理解了生活的人,才會在精神世界有強大的追求。但他也是一個好人,為家人著想,為鄉(xiāng)親著想,在弟弟少平的啟發(fā)下,毅然的掏出錢為村里的孩子們建了新校舍,使他那痛苦的心得以解脫。
全文以雙水村為主線,通過對田福堂等人丑惡嘴臉的描寫,揭露了那一背景下的人們被血統(tǒng)論及門第觀念的思想牢牢束縛,這種思想在他們腦中是根深蒂固的。家族與家族之間的明爭暗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利用,陰險狡詐,都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作者含淚寫到田曉霞的死,不就是對門第觀念的一種抗爭嗎!留給我們的是憤怒和思索。也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對傳統(tǒng)觀念的反叛和顛覆的愿望,讓世人警醒啊!
雙水村由窮到富的變化也讓我們看到了改革的春風遍布了祖國的大江南北,讓人民不在挨餓,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縱觀全文,我仿佛置身于他們的生活之中,正是這樣一群平凡的人,感動著我,召喚著我,使我也走向自己的平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