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吃過媽媽做的各種餅,如:藕餅,茄子餅,山芋餅,糯米餅……每次回憶起來,都是甜蜜的,幸福的味道。如今長大了,我們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平時很難吃到媽媽做的美食,有時候甚是想念。樊登說:我們之所以喜歡某一種食物,那是因為它跟愛和幸福有關,我深表認同。即使現在,我依然喜歡這一類的食物,如果在外碰巧吃到了,那幸福感一定爆棚。
如果說疫情限制了我們的出行,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但一件事沒有絕對的壞處,因為疫情也讓我們意識到要多鍛煉身體,學會了居家生活。在此期間,我還開始了一門新手藝,制作面點,尋找小時候幸福的感覺。
這個周末根據家里現有的材料,我第一次嘗試做了最簡單的餅---蔥油餅。
第一步:和面。
面粉根據你的需要,如果500g的面就準備250g的水(面粉和水2:1),5g的酵母(面粉和酵母是100:1)。
這里要注意,酵母放在溫水里(不燙手為準),靜置5分鐘,再攪拌溶解。這里有一個小妙招:酵母水里再放點白糖,有利于發酵。
用酵母水來和面,水要分幾次,慢慢加。先用筷子攪拌成絮狀,一直到看不到散面為止。這時可以加點色拉油,用手揉搓成光滑的面團。然后放在電飯鍋的溫水里醒發2小時。
第二步:做油酥。
準備一個小碗,先放入10g的面粉,2g的鹽,少許五香粉(我們家沒有,看到榨菜,我切了一些放里面),鍋里倒少許油,把加熱好油倒進去,你會聽見刺啦的聲音,碗里冒出很多油泡泡,攪拌均勻,油酥就做好了。
第三步:排氣,搟面
取出發酵好的面團,在案板上揉一揉,排氣。再將面團壓扁,慢慢搟成長方形薄片,上面涂上做好的油酥,撒上蔥花(事先切好),沿長方形的一條長邊開始,一點一點卷起來,變成一長棍,再分切成好多小劑子。
第四步:做出蔥油餅原型
把小劑子兩頭捏起來(防止里面的油酥流出來),搓成圓形饅頭狀,醒發10分鐘。再將醒發好的圓形小劑子壓扁,搟成大的圓形蔥油餅,醒發一會。
第五步:煎熟
平底鍋底刷一點油,煎成兩面金黃色,煎熟,蔥油餅就做好了。
這時滿屋飄香的一盤子蔥油餅端上桌,加上一碗小米稀飯,絕對是一頓美味的早餐。蔥油餅不僅聞起來很香,而且發過的面做,吃起來也很松軟,我們一家五口人,一會兒功夫,一盤子就全吃光了。這時身為新手的我,心中滿滿的成就感,幸福感就回來了。唯一不足的是,這次餅大小不一,手工還在不斷摸索中,期待下次更多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