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給閨蜜幫忙,吃飯的時候我對她抱怨道:我媽和小姨在催我畢業就結婚,但是這明顯不可能嘛!
瑤說:我小姨一直在慫恿我換個更有錢的男朋友,好多人在等著給我介紹,但我很不想換。男朋友不能太有錢,hold不住啊!
對于這點,我不能更同意。經濟上的不對等會帶來許多問題,會使你變得被動,變得只懂隱忍,甚至變得沒有自我。除非你和他一樣有錢,或者是比他更強。
之后瑤又提到她對男朋友的要求:對我好,能顧住自己不花我錢就行,不出軌,達到這三點就夠了。
但是說到最后又退變成兩條:出軌也行,別來打擾我生活也能接受。
老實說,在沒有和瑤聊天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的要求不算高:對我好就行。聊完后我發現,其實,我的要求真的很高。
比如,他不能出軌。
大多數的女性都是傳統的,但對感情又是格外認真的。
畢竟,當前是一夫一妻制社會,而不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社會。有誰想與其他人共享一個人?有誰想自己是眾多人之中的一個?又有誰甘心用盡全身力氣只得到一份保留到僅剩百分之一的感情?
我們都不想這樣,相反的,我們很自私也很霸道。我們誰都想要一份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感情;我們誰都想獨占一人心房;我們誰也想成為他的全世界,而不是可有可無的臨時落腳點。
對于有感情潔癖的人來說,出軌簡直比離婚還難接受。最近,出軌這件事在娛樂圈中頻頻發生,同一件事,處理方式大相徑庭。
有的人選擇放手,成全彼此;但更多的人,為了種種選擇忍耐,選擇原諒,然后繼續若無其事的生活在一起。
只是我想說:原諒以后真能做到心無芥蒂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既然能出軌第一次,那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的道理很簡單,想必不用動腦子都能明白。
所以,委屈自己身在這種貌合神離的婚姻有意義嗎?何苦作賤了自己,也為難了別人!
“愿得一心入,白頭不相離”,這句話源自于文君———司馬相如之妻。
當年,文君為了愛司馬相如與父親決裂,放棄千金小姐的錦衣玉食生活,遠走他鄉,成為糟糠之妻,整天為幾兩油鹽米醋辛勤勞作。但她沒有一句怨言。
待到司馬相如功成名就之時,他要納妾。
文君在得知這一消息時,沒哭沒鬧,相反地她很淡定,她用一曲《白頭吟》告訴司馬相如:你想納妾,好啊,反正天下男兒皆薄幸,多你一個也不多。
但是,“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有兩心的感情我不要了,你做不到一心一意,那么我便放你自由,即使我還愛著你那又如何?請你離開。
在古代以夫為天的氛圍下,文君依舊在追求著一份獨一無二的感情,那我們身在男女平等的環境中,又為何要逼自己委屈求全呢?
所以,我無法接受同意瑤的說法。既然你當時選擇跟我在一起,那么你就得對這份感情負責,忠誠更是必需,否則的話,你還是趁早離開吧。
當然,也會有人認為這種感情觀太過絕對,甚至是偏激。更何況在這個上床和拉手一樣隨便的社會上,這種想法難免有些搞笑。
我承認,但我依然堅持。寧缺勿濫是原則,這也是為何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人的原因。
未來的日子里,不知會不會遇到這樣一個人,但我一直都不會停止尋找。世界那么大大,總有一個人是我的。
你要相信:總有一天,你的那位蓋世英雄會身披鎧甲,腳踏七彩祥云來迎接你。
如果此時的你和我一樣還在流浪,那么送你一句話共勉:親愛的,不要著急,屬于你的終將會出現在你要經過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