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四早上7點,天空灰沉沉的分不清是陰天還是霧霾。不過這對河北考生小高來說,早習以為常。
進入冬天,他站在教學樓里,基本上再也沒看到過500米外的食堂頂棚。
今年PM2.5首次突破1000的時候,一向嚴肅的班主任居然破天荒的和班里70個低頭學習的孩子說了一聲“以后吃飯慢點跑,劇烈運動對身體不好”。不過對河北考生來說,與其記住班主任嘮叨,還不如記住5個英語單詞來的實在。
小高是個“爭強好勝”的孩子,不僅愛在學習上爭成績,就連吃飯排隊也爭。早讀下課鈴響,他每次都第一個沖出教室,以全校前十的速度到達食堂。這就和他在成績上的表現一樣,全校前十。
不過也有例外,高三上學期最后一次月考,他考了全校12名。
時間往前推兩周,河北正被入冬后的第一場流感侵襲,小高不幸“中招”。高燒38.5℃的他,硬是死撐著身體考完了的月考的最后一科。
用小高的話講“高三怕生病,更怕請假”,學習只要落下一節課,那就跟不上了。
沒辦法,他盯著693分的北大錄取線,一刻也不敢放松。
2、
高考和霧霾是一把尖刀,扎在河北人身上,疼卻拔不出來。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里面講道有一個叫做“中國城市”的貼吧,來自全國各地的網友都在為自己的家鄉刷帖,有的城市在被黑,有的城市被夸,有人黑別人的城市,有人維護自己的城市,地圖炮開得一片轟轟烈烈,但在這一片混戰中,卻沒有看到河北的任何城市上榜。
不管是被夸獎也好,被維護也好,甚至是被黑也好,全都沒有。河北好像隱身一樣。當然河北人都習慣了,天天籠罩在霧霾中的河北,本來和“隱身”沒什么區別。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特別火的問題,“為什么全國十大污染城市里河北占了七個,卻沒有北京?”借用河北某位領導的話“中央讓治理環境,那你至少把稅交這邊吧,要不然我們哪來錢治理?”
河北人都知道,但凡能力強的人都去外省了,要么北上,要么南下。但仔細想想這些背井離鄉的河北人,他們真愿意出去嗎?肯定不想!但又沒辦法。
河北考生想在本省上個好大學,考700分都沒用,因為河北壓根就沒有頂尖大學。河北僅有的一所211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它還在天津。
2005年9月倒是有一所211——華北電力大學,但2005年10月,這所大學的本部卻遷到了北京,只在河北剩了一個空皮囊。
每年6月,全中國的人仿佛都在盯著那個高考神話——衡水中學,大家都習慣討論著衡中今年一本會被錄取多少,又有多少人考進了清華、北大。
但全國人從來沒思考過,為什么中國那么大只有河北出了個“衡水中學”?
還好每年衡水中學都能給河北人長臉:2017年,衡水中學被清華、北大錄取的人數是175人,比去年增加了36人。
其實衡中,就是整個河北高中教育的縮影。畢竟出生于河北的考生,在高中三年都要經歷著屬于自己的“衡中”日常。
每天5:30起床,要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里,完成起床穿衣洗漱,收拾床鋪打掃衛生,就連被子都要求被疊成豆腐塊,鋪面不得有絲毫的褶皺。
每天要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完成教室、食堂、教室兩點一線的路程。每天誰第一個到達教室,誰最后離開教室,老師都會有十分詳細的記錄。仿佛誰學的時間越長,誰就能考上好大學一樣。
2017年高考全國報名人數達923.4萬,位列前6的省市分別為河南、廣東、山東、四川、安徽和河北。
河北高考人數雖排名第六,但高考分數一點也不含糊。有考生分享自己的經歷:同為高考大省,一個河南考生比他高考成績低30多分,卻分到了一個大學、一個宿舍。
有很多外省的人對這種現象的解釋為,“你們河北判卷太松了,分都是虛的?!?/b>
同樣用高考全國新課標I卷,河北的高考狀元比山西高出50多分,有人說“考試強不代表能力強”。
一位判過兩年河北高考卷子的歷史老師說:“我判過兩年河北省高考卷,歷史的大題,非常嚴,大家判卷都是根據答案來,電腦系統,一份試卷至少兩個人判。?”
前年河北二本三本合并,大家都覺的對考生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實際上分數線低了,高考人數沒變,上大學依然的按全省排名來。你上了二本線,都不一定能進本科。
3、
河北高考生并不是一開始競爭就這么激烈。
上世紀初成立的唐山交通大學,曾是河北省一所輝煌的名校。如今赫赫有名的蘭州交通大學就是唐山交通大學的蘭州分校,北京交通大學、新竹交通大學全都源自于唐山交通大學,各個院系被拆分成十多塊,支援清華、天大、中國地質大學等十多所大學,剩余部分搬到四川,成了如今也很厲害的西南交大。
而現在,河北省內沒有一所可以支撐河北高考生的優質大學。擁有“拱衛京師”職能的河北省,卻留不住本省的人才,這聽起來就像一個笑話。
無數河北高考生為了離開這里去條件更優越的大都市,都拼命的向更高的分數攀越。小高身為今年高考大軍的一員,當然也有著自己的“大都市”夢。
小高排在全校前十,總分639,離他夢想中的北大還差54分,他覺得很有希望,也覺得沒有希望。因為有衡水中學的存在,他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畢竟在河北這樣的高考大省,640分以上的考生一抓一大把,競爭太激烈了。
早上6點,小高的班主任在全班通知:期末考試定在2月5日,期末考試結束后全體高三進行補課,2月13號放寒假。
放寒假那天是陰歷臘月28,還有兩天過年。河北考生早已習慣了沒有假期的生活,因此他們從來不會抱怨。
從小高的身上,折射出太多河北考生的影子:他們身背重擔,用盡全力向高考的象牙塔攀登,不惜摔得粉身碎骨。
畢竟對大多數考生來說,知識改變人生,高考決定家族命運。
河北考生在人生最美好的芳華歲月中,背負著與年齡不符的責任。雖然處境艱難,世事無常,但他們身為一個河北人,永遠都不會放棄僅存的那一絲掙扎。
by小明同學
原創文章,轉載請簡信聯系作者,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