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臨床小科比
海子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故事的開始。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還記得讀書時代的我們在早自習一起背著海子這首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時候的我喜歡大海,你說要在后院種上整墻的月季;那時候的你喜歡粉色,我說要帶你去世界上所有粉色的地方,讓我們在地圖上留下浪漫的樣子。
我愛大海,愛它那博大浩瀚的胸懷,愛它那帶著海腥味的涼爽海風,更愛它那波濤翻滾、永不停歇的海水。就這樣在我心底埋下了一顆向往大海的種子,因為我是一位極簡主義者,所以我最向往的就是一個背包、一部相機,一場說走就走的大海旅行。
01讀書。
《羅馬假日》里說,個人生命延續有三種方式:旅行、讀書、健身。要么去讀書,要么去旅行。
在旅行過程中雖然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去讀書,但是我有一個習慣,打卡每一座城市的網紅書店,這次去了廈門的從聿書店、福州的貓的天空之城、還有以前去西安打卡的言又幾、拉薩的天堂時光書店,以及我最喜歡的書店——重慶的鐘書閣。每一家書店的風格不同,給人營造不同的讀書氛圍,溫暖,靜謐,高雅,文藝……
今天我來說說國慶節打卡的這兩家書店,在網上查找發現,聿,yù,象形字,一只手握著筆的樣子。聿,所以書也。從聿二字也體現了主理人追求書籍本真的意義,這家書店就如它的名字“從聿”一樣,圍繞著書產生更多的可能。聿,yù,象形字,一只手握著筆的樣子。沒想到一家店名背后有如此深的含義。
一家書店,溫暖一座城市。“貓空”只販賣自己設計的產品,“貓空”有自己的喜好,一大特色就是可以在選定的日子寄明信片、寄禮物給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寄給未來”是貓空的專利,這幾個字隨時都在“貓空”的明信片墻上,打開貓的天空之城在豆瓣的小站,會看到這樣一些話,“書店當然賣書,店里經營著四類書籍:旅行、藝術、繪本、文學。許多人說,福州沒有誠品書店,但是卻有自己的大夢。大夢書店讓許多書控的文藝夢做足了。就讓午后的陽光適合與書一起度過。
書店就是這樣一個有儀式感的地方,讓人在陌生的城市找尋到家的感覺。(之后會單獨寫一篇有關書店的詳文)
02行路。
旅行,在上路,所以肯定避免不了走路,微信運動每日20000步便也是常態。回想一下這趟廈門之旅,漳州火山島,鎮海角,廈門大學,從聿書店,然后逛了無數次商業街,不知疲倦的奔波在各個車站,讀書時代的我們應該還是窮游,不能時時刻刻以車代步,但好在年輕的我們有的是精力和激情,風景永遠在路上,我想遇見未知的那種興奮就是刺激我多巴胺分泌的關鍵所在。
在路上你可以看見廈門的藍天白云、燦爛的陽光、別有情調的老別墅;在路上還可以看見那鋪滿山崗和海灘的花兒;在路上你也可以去追問每一朵花,每一棵樹的名字,也可無所事事,在柔軟時光中靜靜地感受心跳的脈動……
人們常抱怨這個社會沒有詩和遠方,那是因為我們沒見過北極光,也不知道基拉韋厄火山的壯觀,不是沒有風景,只是你不愿意邁開你的雙腿!
03按快門。
國慶來廈門之前就跟我姐說過,我負責拍照按快門,她負責擺姿勢挑照片。(當然她也做好了所有的旅行攻略吃,住,行,景點……)最近迷上單反,去廈門之前有學一些基礎攝影課程,學一些構圖方法,學拍人像,風景的攝影技巧,為了在海邊拍出效果還專門思考過如何拍浪花拍打礁石。盡管如此還是被姐姐吐槽不會拍正臉,只會拍風景照,哈哈哈哈哈哈,下面就放幾張小甘御用攝影師之不讓露正臉系列一二三四五六。
04講故事。
寫游記,講故事。之前看過我游記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寫游記很少寫故事,我更側重記錄心情,或者思考旅行的意義之類。說實話我不太會講故事,也不愿意去講故事,故事是講給別人聽的;而寫游記記錄心情是給自己老來回憶的,所以我應該是個比較自我,愛自己比愛別人多一點的人吧!講故事我不會講,但是我最近在思考旅行和改變人心態之間的聯系。
住在鎮海角的那天晚上,我有跟我姐分析我自身的性格特點,我說我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一個朝氣蓬勃19歲小伙子,更像一個年過半百看破紅塵的老年人。首先從愛好上講,我雖喜歡籃球這種看起來很有激情的運動項目,但我實際上是一種“地板流”養生籃球打法;除籃球外最大的愛好是下象棋,在路上會駐足看象棋,興起時還會跟街邊的大爺殺兩盤;從性格上來看我是那種慢性子,給人那種不慍不火老大爺的感覺;從三觀中的戀愛觀上來看,我是一個單身主義者,日常被我掛在嘴邊的兩句口頭禪:不談戀愛,b事沒有;single is simple,double is trouble.雖沒有對戀愛感到悲觀,但也不會像大部分大學生那樣渴望,再也不會主動去遇見,去尋找。總結成一句話,大學生年齡,老年人心態。
那這中心態上的變化是否跟旅行有關呢?
哪怕你去尼泊爾聆聽了數日佛音,回來后發現樓上依然是裝修的嘈雜聲;
哪怕你去西藏看過了最藍的天,回來依然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霧霾;
哪怕你在意大利馬納羅拉小鎮感受到了久違的寧靜,回來后依然是車水馬龍的喧囂……
可你的心態,一定會有那么點不一樣了,一定。
一個見過眾生之相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事物,少些計較和成見,去尊重世界的多元。所以我常常會跟自己對話:“別拿這點屁事來煩我!”
之前看《旅行的藝術》書中有寫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這個世界不公平,或者讓人無法理解,那么壯闊的景致會提醒我們,世界本來就是如此,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
當時讀到這段沒看懂,現在解讀一下應該是在這大好河山,在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除了生老病死其他的都不叫事。我打養生球怕受傷就是這個道理;另外讓失戀的人出來走走療傷也是一個道理。
千人千面,事態百相。旅行的美好,在于過程中能重新認識自己,和心靈有一次深度的對話。重新悅納自我,人生便少了分悲觀,多了分豁達。講真的,多出來走走,不僅心態不一樣,心境也會改變。這才是旅行的終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