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會)孤有野望傾天下,天下卻早已焚盡

引言:羅貫中《三國演義》與《資治通鑒》、《史記》、《三國志》混插,三國太大寫不起,只挑片刻。


建安十三年。

江天一色,玄武池水軍操練完畢,萬事俱備,揮師南下。

曹操攜荀彧、程昱、賈詡、陳矯、董昭、陳群、大將曹洪、曹仁、夏侯惇、許褚、張遼、張郃、徐晃、李典、樂進、夏侯淵等一干謀臣和精兵強將幾乎傾巢而出,帶戰船數千揮師百萬直取江東。曹軍水師雖在習練之下,漸入佳境。但,東吳大都督周瑜卻已帶江東水師隔江相候,殺氣騰騰。

一條江,隔住了。

曹營的探子固然馬不停蹄,也卻帶來了一撥又一撥令人憂心忡忡的消息。

聽?

還是不聽?

數天前,劉備使者剛剛離吳。

關西禍患,馬超、韓遂似乎有動向。

深秋,征糧事宜陷入困頓。

……

時值深秋,月明星稀,曹操金刀大馬端坐于旗艦,美人起舞,鼓瑟齊鳴。爐火升騰,火星隨著夜色飄飛,曹操的眸子在火光前閃爍不定,他面色一如江面之水,雖波瀾不興卻暗流涌動。

似乎,每次,都是狼狽在糧草問題上。

“荀彧,隨我出去走走。”曹操離席而去,孤單的背景顯得有些寥落。

“是。”荀彧一捋長須,亦步亦趨地跟隨主公去了。


(一)

中軍帳內,屏退眾人,唯留荀彧。

曹操陰沉著臉道:“荀彧,給我個實話,我們現在到底有多少人可戰。”

荀彧道:“回主公,有23萬人可戰,這其中就有5萬荊州兵,并且,并且這些人恐怕還不太穩定。”

曹操以手拍額,嘆了一口氣道:“荀彧,你覺不覺得,我這輩子不太順利。你看看,荊州兵本就不太順利,有蔡瑁張頜帶著還好一些,可我怎么就信了蔣干呢……現在可好,砍了兩人,軍心怕是更加不穩。”

荀彧道:“主公,休要嘆氣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大伙眼里你很少錯過呀。再說了,蔣干這個人本來就很能說,那二人的真真假假我們也不清楚,砍了就砍了吧,一了百了。”

曹操道:“也對,只有一種人不會叛變。”

荀彧道:“死人。”

“哎。”曹操食指點了點荀彧,嬉笑道:“荀彧老兒,你接得好,接得妙。”

荀彧道:“慚愧,慚愧,主公又在取笑老夫。”

“好啦。”曹操一背手,胸膛挺直了道:“那些不穩定的荊州兵,就讓他們打頭陣去送死吧。”言罷曹操如釋重負,原諒了自己的過失,繼而又問道:“劉表的那些舊將,是否也還安穩?”

荀彧略一沉思道:“主公講的可是文聘?文聘在江夏并無二心,依老夫來看,主公眼下并無需擔憂此類煩憂之事,如今我等戰船都開來了,戰也宣了,豈能顧慮那許多?”

曹操點頭道:“如今,是騎虎難下。”曹操悶聲,有些煩躁地一拳砸在銅幾上。

“咣。”清脆的響聲。

侍衛略一觀望,回歸原位。

“主公。”荀彧搖了搖頭笑道:“世人只知曹孟德膽大妄為,卻不想主公也有這般落魄樣子,趕緊振作。”

曹操道:“是,是……要振作,振作。”

“這就對了,我等跟隨了主公這么多年,就是因為主公是個頂天立地的人,任何時候都不會寡斷,大伙要的就是這個氣勢。”荀彧言罷踱了起來,舉止之間也帶有幾分醉意。

方才酒宴之上,夏侯惇灌了荀彧幾杯。

荀彧悠悠地吟著:“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主公,你的胸襟無人能比啊。”

“嗯。”曹操站了起來接了下去。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荀彧,你可知,我其實是個憂愁之人。老夫年輕時曾道,寧我負天下人,也休要天下人負我,的確張狂。如今再想,若老夫能退一步,興許將那陳宮軟禁起來,或可活他一條姓名,悲哉,奈何他不服我,話趕話,于是他就死了。”

荀彧道:“陳宮命當如此,夫復何言。”

曹操寂寥地道:“雖陳宮叛我去投呂布,但若無陳宮也斷無孟德今天,九泉之下,我怕見陳宮啊!”

荀彧道:“主公差矣,人心最難揣測,人之志向最難扭轉,倘若人有執著,斷難強求。”

曹操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世界,觀點太多死理太多,人的愚蠢,也太多了些。”

荀彧道:“孟德可是自比李耳?”

曹操道:“沒錯,老夫戎馬一生,我行我素,不求愚蠢的世人理解,倒也暢快清靜。”

荀彧道:“凡夫俗子只知明哲保身,滿口教化道德,卻不知臨在踐行才可洞見治世真諦。”

曹操道:“紛爭是沒有用的,他們太傻,也太吵,如果世人能認真地去做一些事情,讓天下快些歸一,那時才可看到太平。”曹操轉身踱步,帝王之相畢露,但凡心存天下者,莫非帝王。

曹操嘆道:“只可嘆,只可嘆……時不我與……”

荀彧似乎明了曹操心事。

他原本不愿戳破,但又恐曹操深陷其中。

荀彧道:“主公青梅煮酒論英雄,然劉玄德可曾動心,主公以美人寶馬贈英雄,然英雄可曾轉意?”

曹操面冷如水。

荀彧又道:“周公吐哺,天下理應歸心,然此世間狗茍蠅營,所謂忠君忠國,亦成幌子。”

“很好,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擊節贊嘆道:“好句,待我連起來。”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曾記,親切拍著關羽的肩道:“兄弟,如今糧荒遍地,私釀酒者立斬不赦。然,曹某營中卻有酒,來來來,新培的酒,美酒敬英雄!”關羽豪氣干云,連浮三大白,面色更是紅透,美髯隨風飄動,忠勇之相畢露,令人眼熱。

年輕的青春,年輕的時代,年輕的交情。

然腦海中畫面突變。

聽聞劉備消息后,關羽騎赤兔馬絕塵而去,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堅定而決絕。曹某何其矯情,要枉送多少人命才能換回一顆忠勇之心。由他去吧,那時曹操一個站不穩,迎面跌倒。

詩句凝滯住了。

為何,桃園結義的,天意注定沒有曹某,卻有事事無主見的劉某。有時,明明就差那么一點點,就永遠地失去了某人。要怪只怪,曹某未曾出生于河北,或關某理應出生于沛國,與曹某早早相識。如此多好……

再記,曹操至陳留,矯詔召集各鎮諸侯共討董卓。

十八路英豪齊集,推袁紹為盟主,兵至汜水關,董卓部將華雄連敗義軍。那時,曹操清楚地看到了劉備的作為。

“二弟,先慢著。”此時華雄之首才值二十兩。

俞涉提著大刀請纓,三個回合,俞涉被華雄劈死。

“二弟,別急,再等等。”此時華雄之首升至五十兩。

潘鳳拿著板斧去了,又是不到片刻,潘鳳也死了。此時,華雄之頭已值五百兩銀。

“二弟,大可以去了。”劉備這才同意。

關羽請纓,袁紹笑道:“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恥笑。“遂令人溫酒送關羽,關羽放下酒就去了,只一個回合,就將華雄的人頭拎了進來,仿佛那人頭早就放在門口一般,只是取來。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咚咚。云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曹操那時就已知,關羽是個英雄,天降英雄,時不我予。

英雄固守兄弟情,而被玩弄于股掌之間,可悲!什么中興漢室,還不是為了自己稱霸?世人只罵曹孟德,卻有誰人怪劉備,心中一陣不甘。固然口出狂言在前,但這事情是陳宮講了出去,除呂伯奢與陳宮,曹某可曾負過哪個天下人?

事實是,天下人早已負我。

(2)

東吳行宮,夜深,孫權眉毛一揚。

腳步聲,吳國太來見。

“仲謀,公瑾此行,你定可安心了。”吳國太慈祥地道。

孫權連忙上前迎住道:“母后,孩兒心憂,故深夜不眠,您這卻是為何前來呀。”

吳國太道:“老身已入榻,卻做了一個怪夢而醒,請你分析。”孫權頷首,吳國太接著道:“老身夢中見一高大猛虎鎮守江東,受萬民敬仰,虎威隱隱竟有蓋過龍威之勢,那盤踞于九天的真龍,目中憂慮,亦有兇光,故而老身驚醒。你來測,這是何種夢相?”

孫權心中一驚。

這不就是方才自己所想。

話已戳破,孫權也就直言道:“母后多慮了,但……母后所慮也確實有些道理,若不然這樣,待公瑾歸來,還是差人前去游說一番,請公瑾辭了大都督一職吧。”

吳國太道:“那么你看,可差誰人前去游說?”

孫權略一沉思道:“孩兒有所耳聞,在我東吳有一清貧之人與公瑾十分要好。”

吳國太道:“嗯,你說。”

孫權道:“此人之清貧是出了名的,有次,公瑾去此人府上做客,此人困窘,差人拿了衣袍前去換酒待客,想來十分好笑。”

吳國太道:“你說的是魯肅魯子敬。”

孫權道:“如今無人可用,是否可用魯子敬?”

二人頗有深意地對笑。

吳國太道:“你既已決定,便可暗中著手。”

孫權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有些氣悶地道:“母后,您可看到前日大殿之上?什么東吳外有周瑜內有張昭,你看看張昭這個怕死鬼,如不是念在君臣之誼,我早就賜他一條白綾自盡了。”

吳國太嘆道:“兒啊,人都怕死,八十萬曹軍壓境,你看看我東吳,才有多少子弟,哪個不怕。再說了,張昭有他的理解,自前朝以來,東吳的官是天子封的,若東吳戰敗,下場一定沒有劉備那么慘。那個劉備,我卻曉得他早與曹操撕破了臉。”

孫權大喝道:“怕死就不要做東吳的官,怕死就不要做東吳的人!”

深夜行宮中回蕩著孫權的聲音。

吳國太看著鐵骨錚錚的孫權,眼中一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孫堅,那昔日的虎狼般的江東之主,那蓋世英雄,吳國太心中的 驕傲。沒錯,孫堅回來了,孫堅的血液在孫權瘦弱的軀體內已復燃。遙想孫堅,鐵甲銀槍,帥虎狼之師會師于中原,單槍匹馬奪得傳國玉璽,卻也因玉璽而遭到暗算,被亂箭射死。吳國太這些年產生了幻覺,總是看到孫堅回來了,鮮血淋漓地回來了。

孫堅一臉的悔悟和歉意。

吳國太的眸子瞬間亮了,兩行淚已淌了出來。

吳國太道:“兒啊,你過得好難,老身知道了!我們家兩代人,都過得好難!”孫權憂傷地望著母親,攙扶著吳國太坐下,附于母親膝上無聲地哭了一場,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孫權道:“母后,孩兒被壓制了這么多年,早已忍受夠了。如今張昭主和,如此貪生怕死之輩,才華何用?”

吳國太道:“休得胡言,你身為江東之主,尚未坐穩,又有何資格張狂。”

孫權道:“內憂外患,孩兒煎熬萬分。”

吳國太道:“罷了,我懂你的心思了,如今,周瑜、張昭都不是你能得罪的,東吳,現在,也還不是你說了算,你要清醒這一點。”

孫權道:“孩兒明白了,如今與曹操一戰,興許就可以定局。”

吳國太道:“我們孫家的人,自該有放手一搏的覺悟,無論輸贏都無愧于你爹。”

孫權道:“沒錯,待此一役,江東將重組格局。”

吳國太道:“你有信心?”

孫權道:“母后可知孔明其人?”

吳國太道:“嗯,你如此一說我也明白了,若聯合劉備,則曹操就沒那么容易啃下江東。”

孫權道:“按照孔明和周瑜的分析,曹操必敗。”

吳國太道:“這之后,你就要更加努力,按自己的想法來。周瑜礙于君臣之義,不好翻臉,你可趁機去掉大都督一職,然后把魯肅弄來。”

孫權道:“您,您也認為魯肅合適嗎?”

吳國太道:“守得住清貧之人,必不貪婪;不貪婪之人,必不怕死;不怕死之人,才會有一副好心腸;有好心腸的人,才會真正對你好。”

孫權道:“為何不怕死的人會有一副好心腸?”

吳國太道:“那只因怕死的人,才會先要別人去死。”

二人對視又是一笑。

如今的歡笑,如今的安全,都是因為孫權已成主公。在此之前,無人可以保護孫權,只因,這世間,是男人的征伐天下,是血和劍的天下。憶往昔,兄長孫策臨終托付主公之位時憂慮的眼神,不能忘。年幼的孫權跪在兄長靈前,將王劍與王印置于門口,為的是讓周瑜越早看見越好。周瑜果然來了,果然一愣。人性如何,只看周瑜的選擇,孫權只能承受結果。

那時孫權怕嗎?怕!

記得,那份復雜的氣息從身后傳來,孫權閉著眼都能感覺到,那一刻,仿佛一千年。

臨了,周瑜只是一陣沉默,將那兩樣東西提了過來,又遞還給孫權。周瑜拜了下去,隔著一丈遠,孫權脊背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周瑜身為東吳大將,生平殺人無數,身上總有抹不去的濃濃殺意。

晴空朗朗,卻驚悚異常!

周瑜臣服了君臣之義,現在卻又掛上了大都督之職,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生殺予奪,全在周瑜。陰差陽錯,年幼的主公,虎狼般的將軍。

東吳,誰說了算?

說來也巧,周瑜的注意力,戲劇般地轉移到了孔明身上。

孔明此人,高冠羽扇,綸巾總是洗的十分干凈,散發著草木灰皂角的氣息,可以說是十分地講究,孔明來的那一日,就像一道白光將大殿照亮了。白衣孔明儼然有道家仙氣,在這衣著一片烏黑的東吳王宮內,如陽春白雪,他刺瞎了所有人的眼。甚至,連孫權在那一刻都起了出家為道的念。

孔明的把戲十分高深,他居然也是來勸和的。孔明說:“曹操是個淫賊,殺呂布,奪貂蟬,過宛城,辱張繡之嫂,建銅雀臺,銅雀春深鎖二喬。既然曹操如此厲害,何不將江東二喬送去以取悅曹公?如此江東之危機可破。”

“我周瑜,誓與曹賊勢不兩立。”周瑜被徹底激怒,被諸葛亮轉移至曹操身上的假想怨恨激怒,整個人點著了。果然,女人才是男人的致命傷!周瑜怒了,張昭什么也不敢說,再不提言和的事情了。因為周瑜的劍都拔了出來,劍氣噴張,殺人只是一瞬間,為了妻子,周瑜什么都做得出。

原本一邊倒的言和,現在完全轉了個面。孔明的把戲,卻原來只是激怒一個周瑜即可。

再看孔明,孔明亦在注視著孫權。

兩相對視,你知我知。

江東,只有周瑜說了算。

在曹軍壓境之際,周瑜可以選擇戰死,可以選擇逃離,更可以……退一萬步講,可能即使背棄了也合理,這亂世,還有什么不能被原諒的呢。孫權在反復拷問自己那個問題,在兄長靈前,若是自己已有能力,會不會就殺了周瑜。

念既動,心魔已存。

“今日,實為群英之會!”周瑜在誓師宴上豪氣干云,卻無視了孫權的存在,周瑜一個人,遮住了孫權的光。孫權寂寞地望著大殿,那一刻所有人都在看著周瑜。

群英會之上,沒有孫權。

(3)

江夏,劉琦處。

優雅的腳步聲,同腳步的主人一樣優雅,是孔明。

“拜見主公!”孔明優雅地施了一禮,被劉備扶了起來,孔明一笑道:“主公今日總算沒有織草鞋。”

劉備面上一紅道:“軍師說笑了,大戰在即,劉玄德豈敢兒戲。”

孔明道:“這次征糧,還算順利,沒有太多麻煩。”

劉備拍著孔明的手道:“這些我都知道了,荊州南平定得也算不錯,軍師有功了,請飲酒。”

孔明左手執酒,右手抬袖,一飲而盡,羽扇吹來一陣香風。

飲罷酒,孔明略一沉吟道:“我前日接報,東吳三萬水師已集結江邊,蓄勢待發,江東有周瑜在,勝劵在握。”

劉備道:“孫權理應還有其他策應。”

孔明笑道:“這個自然,這個自然,孫權此人,倒是頗有城府,那日宴席之上見到此人,就只覺不簡單,只是……”

劉備道:“哦?快請說來,請。”

孔明又是一飲,道:“主公可知,孫權真正忌憚的是誰?”

劉備道:“當然是曹操!”

孔明道:“非也非也,他真正忌憚的是周瑜,我看到的孫權,自然不是鼠輩,主公可別忘了,孫權的父親是誰。”

劉備陷入了深思。

孫堅他是見過的,那鐵甲銀槍的孫堅,在虎牢關英雄會上,氣勢洶洶,一對鐵掌令人膽寒。若非袁紹使然令孫堅斃命,那么如今這局面可就……是另外一個情況了。

劉備道:“軍師的意思是,沒有周瑜,孫權也有勝算?”

孔明道:“非也非也,引虎驅狼實乃不得已而為之,若無周瑜,孫權必敗,但周瑜,是孫權心中的一根刺。”

劉備道:“周瑜如此可怕,將來若向我們討要荊州,卻如何應對?”

孔明笑道:“不礙事,可使關云長鎮守荊州足矣,主公請。”

劉備松了一口氣,一言不發地干了杯中酒,道:“全憑軍師妙計安天下。”

孔明苦著臉道:“差矣差矣,若無關云長之智勇雙全,軍師妙計又有何用?再說了,主公可安心,固然那周瑜確是人中龍鳳,可這人偏偏是個小氣之人,我去江東,這廝卻對我傲慢無比,我一想,此人注定命中不祥。”

劉備道:“這是為何?”

孔明道:“傲慢是一種習慣,若非如此,怎會交惡于孫權?”

劉備道:“此言不假,大丈夫斷不能傲慢于人,否則就失了心胸,心胸狹窄,便流年不利。”

孔明道:“世事無常,總不會一世英雄,如遇挫折,定當是是周瑜無法承受之重。只是可惜了,我對他惺惺相惜,但愿他早日改掉傲慢的習性,多活些時日。”

劉備握拳道:“若周瑜不死,我等斷無安穩之日啊。”

孔明道:“主公莫忘,眼下曹操才是勁敵,若曹操不敗,安穩之事又從何談起啊。”

一絲不悅從孔明心中升起。

劉備注視著孔明,心中亦是閃過一絲迷惘。

這尷尬,是從何時起的?

抵足而眠,像是去年的事情了吧?

建安二年,孔明就在隆中耕種,平日好念《梁父吟》。

建安十二年,劉備一行不辭風雪,三顧茅廬,幸虧張翼德那火爆習性點燃了草屋,這才得見孔明。

隆中之對,孔明向劉備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

建安十三年春,孫權破黃祖,劉表請劉備到荊州議事。劉表年老多病,欲將州內事務托付劉備,可是劉備堅決不肯,劉備說他不愿乘人之危,孔明感慨道∶“劉備真乃仁慈之主!”

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

一路灰頭土臉跟隨劉備,毫無怨言,雖孔明談笑風生,胸有成竹,但巢之傾覆安有完卵,誰人不覺凄慘。

孔明沒有絲毫怨言,正因為劉備是個“仁慈之主”。

孔明不但沒有怨言,還起早,睡得晚,兢兢業業,在宣紙上畫了又畫,把將領安排得滿當停當,毫無差池。拼殺的年代,劉備于孔明抵足而眠,徹夜暢談,似乎彼此無所不知。

建安十三年,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住于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平定南荊州,無怨無悔。孔明一心一意籌措軍需,此時劉備只想打勝這場戰役,至少打平都行,這樣才有可能謀得棲息之地,不被消滅。

目標看似一致,然而劉備忘了,他們到底是不同。

劉備會織草鞋,是個商人,可孔明是個書生,是個同關云長、張翼德一樣是有執著的人。孔明的執著,自然與關張不同,孔明心系天下戰略,一心要把學術用在時局上。

以及,匡扶漢室的精神世界里。

同時,孔明亦是江湖客,識英雄惜英雄,那氣煞周瑜,只是計策。后來草船借箭,孔明賭了一把,為東吳水師籌夠了十萬支箭,這算是表達了歉意。周瑜是英雄,孔明也是英雄,一武一文,英雄惜英雄。只是作為周瑜,巴不得孔明早點死掉。

既生瑜何生亮。

天地間若是一個人的舞臺,想想就知道有多么寂寞,獨角的戲,該如何唱?周瑜站在這寂寥的舞臺,穿著白衣,裹著紅袍,手提三尺鋒刃,對著虛無不停地揮劍,直到精疲力竭。

印象中,另一個走此死亡路線的人,是龐統。

孔明似乎已經看到了這個結局。

孔明似乎也看到了自己與劉備的分歧,只是,已騎虎難下。

入世,這是代價。

(4)

曹營旗艦,曹操立于船首。

風卷,爐火旺盛,江風吹面,夜晚的云霞悄悄遮蓋了半個明月,然后又悄悄散去。

詩句正在組織中。

幕僚與眾將暢聊甚歡,他們在憧憬著戰爭的勝利。

遼闊的江風中,曹操似乎聽到了一聲鹿鳴,令其為之憐惜,這鹿,是不是陳宮,是不是關羽?即使并不隔著江水,出于對火的畏懼,鹿兒也不會走近吧,曹操一陣心酸。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天下,曹某已經來了,帶著戰艦,帶著大軍,那光輝已明亮如月光,天下的統一,百姓的太平,何時可達成?

曹操道:“荀彧,為何,為何此刻我這般憂傷?”

荀彧道:“這憂傷,就是“天下”的味道。”

曹操目中淌下一絲淚道:“是么,這味道如此孤獨凄涼,就像這無邊的夜。”

荀彧道:“然也,天下不會為任何人改變,天下注定就是天下,我們追尋自己,即可。”

曹操道:“說得好,說得好,追尋自己。”

荀彧道:“這世上尚有至少三個明白人,主公,您,便是最明白的那人。”

曹操道:“孤此時,最接近圓月,最貼近這黑夜。”

荀彧道:“主公實乃至情至性之人也,枉費主公一番心意,卻可惜了這世間的眾多英雄豪杰。”

曹操道:“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荀彧道:“想那陳宮若明了主公之心意,必然心生愧疚,可惜,他看不到天下了。”

只眼望去,江面茫茫,對岸的火把在深夜中游動著,江東必然也在加強戒備。此時,空中一陣撲扇的聲音傳來,清晰入耳,夜色中的鳥兒,身披黑衣向南飛去,不知是何征兆。偶有鳥兒繞著江邊的樹飛了幾遭,就毅然離去,離去的姿態,像是騎者赤兔馬的關羽。

時代此刻是完全黑暗的。

光還未出現。

曹操哀嘆道:“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荀彧略一沉思道:“若此戰凱旋而歸,主公會如何處置那些俘虜?或者,又將以何姿態回朝?”

曹操似是終于解脫,道:“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哈哈哈哈哈……“

曹操開顏,這詩句已成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眾謀臣將士的晚宴還在繼續,他們暢談未來,暢談勝利,暢談人生,吃著肉,喝著酒,十分開心。歌舞升平,巨大的鼎中,爐火不斷升起,火星直沖天空,這漆黑如墨的夜空,被這火光照映,似乎亮了許多。

火,是一個象征,火,是一種光。

曹操是個詩人,他在這黑暗的時代里,擁抱著黑夜,豪氣干云地吟完了整首《短歌行》。荀彧被這氣勢驚倒,良久說不出話來,他的目中流露出深深的不安,這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樣。

荀彧道:”主公,請問……”

曹操道:“講。“

荀彧道:“敢問主公可有稱帝之念?”

曹操愣住,良久無言……

荀彧亦若有所思。

建安十三年,是夜,不同的人竟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曹操嘆道:“非也,孤本有野望傾天下,然,孤還是做不到,至少,不是現在。”

荀彧松了一口氣道:“主公明智,世人之心叵測,若全勝而歸,則天下已成,何須自立為帝。如若主公執意稱帝,一則是違了超綱,壞了君臣之義,必遭天下罵名;二則那時群雄必將亂起,欲殺主公而后快,不但孫權,而且劉備均會稱帝,屆時,遍地的帝王,天下誰說了算;三則……”

“夠啦!”曹操揮手。

氣氛凝滯,荀彧僵住,良久,曹操抬起頭,略有歉意。曹操道:“好啦,好啦,孤一時沖動。”

荀彧出身潁川荀氏,荀子之后。

初平二年,荀彧離袁紹投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道:“汝乃吾之子房!”任荀彧為別部司馬。

初平三年,曹操領兗州牧,荀彧以司馬身份隨其征戰。

興平元年,荀彧守鄄城,呂布使詐騙糧草、謀反眾將。荀彧看破,急召東郡太守夏侯惇乘夜誅殺謀反者數十人,軍心乃安。同年,荀彧與程昱定計,保全了范、東阿、卒全三城。不久,曹操回師濮陽擊敗呂布。

建安元年,荀彧隨曹操擊敗黃巾軍。同年,曹操按荀彧之計,親率大軍進抵洛陽奉迎獻帝遷都許縣。曹操封大將軍、武平侯,荀彧升漢侍中,守尚書令。自此,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

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張繡,鎩羽而歸,聽取荀彧之計,嚴明軍紀,并派鐘繇與關西通好,穩住了后方。

建安三年五月,曹操大敗張繡,十二月,攻下邳,誅呂布,平徐州。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九月,曹軍糧盡,依荀彧之計奇襲烏巢,斬淳于瓊等人,殲滅袁軍7萬余人,袁紹敗。

建安六年,曹操按荀彧之計大敗倉亭袁紹軍,自此袁紹隕落。

建安十年,河東叛亂,曹操讓荀彧舉薦賢才,荀彧推薦杜畿為河東太守,杜畿到任,平亂,施仁政,在任十六年,政績獲譽天下第一。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荀彧助曹操得荊州。

荀彧跟了曹操這些年,也是無怨無悔。

此刻,荀彧陷入了迷茫,他的心情,莫非與孔明雷同。曹操用的是劍,刺殺過董卓,膽大妄為,荀彧使得是計,瞞天過海,兩人一唱一和尤為精彩,但,荀彧已經看到了分歧,在稱帝問題上,荀彧有自己的堅持。

或者,那也叫做執著。

但,曹操畢竟對荀彧不錯,比如。

建安八年,曹操上表,封荀彧為萬歲亭侯,荀彧百般推辭還是封了。

建安十二年三月,增荀彧食邑千戶,前后共計二千戶,還要授以三公之職,荀彧使荀攸推辭十幾次才作罷。

曹操也有自己的執著。

曹操道:“同汝共事起,糾謬輔政,薦才提策,周密謀劃,做得已很多了。立功不一定都靠作戰,希望你不要推讓。”曹操是個實在人,是個很容易讓人心熱的人,荀彧想到這里,眼圈紅了。

就隨他吧,荀彧一陣感動。

(5)

夜里,迎面起了大風。

大風吹散了宴席,天色即將破曉,黎明前的黑暗,凍得人瑟瑟發抖。此時忽然探子來報,東吳黃蓋來降。曹操點頭,黃蓋的降表前些日就遞了上來,據說是因為喝酒被周瑜捆起來打了。

大風正緊,對岸駛來的船只,火把發出了信號。

卻不料發生了變故。

毫無防備間,前來投降的黃蓋船只竟然熊熊燃燒了起來,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撞到了曹軍的旗艦上。吳軍船只帶有沖角,牢牢扎進了旗艦,那船上著火之物立刻發生了猛烈爆炸。

一個踉蹌,曹操幾乎落水,在眾將掩護下,倉皇逃竄。

真正的戰役拉開,對岸吳軍的船只本就蓄勢待發,借著大風,來勢兇猛,那熟悉水性的江東水師,虎狼之性爆發,殺得原本就驚慌的曹軍失魂落魄,轉眼間死亡9萬人馬。

燒死的,淹死的,踩死的……

盡是冤死。

吳軍僅僅三萬人馬,擊潰了曹軍23萬人馬。

這勝利來得太快太徹底,以至于東吳行宮乃至江夏劉琦處都蒙在鼓里。

什么?

結束了?

曹軍敗了?

孔明定不會在此設防,一陣亂箭。

孔明定不會在此設防,一陣大火。

孔明難道會在此設防?

華容道,狹路相逢,關羽一人一馬行了過來,曹操灰頭土臉,心如死灰。卻見關羽大刀一揮道:“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從此我關云長再也不欠你曹孟德。”美女、寶馬換來曹操一條命,真的很值,曹操未加多想,倉皇北上。荀彧提前早有所準備,死傷大多為荊州兵,而本部人馬,折損了一些后,由曹仁等大將帶回。

荊州丟了不算什么,灰心的是,天下丟了。建安十三年冬,曹操敗于赤壁,班師回朝,自此,天下三足鼎立之勢初成。

孤有野望傾天下,天下卻早已焚盡。

嘆!


推掉會議,謝絕應酬,只為了還視覺聽覺一個純碎,在這個已經逐漸厭倦觀點的時代,你、我、和整個世界至少還有一些鮮活的感受力。如果你喜歡小文,請及時關注作者,隨時更新優質美文,更有精彩故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請看座,有茶有酒,歡迎留言暢談,若不想說,你我即使相對無言,默默相伴也很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88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208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746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6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77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6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47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20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26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1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07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2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4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2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74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32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69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第一回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漢末十常侍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亂. 張角兄弟起事.百姓擁護,官軍望風...
    JACKNPC閱讀 38,039評論 2 12
  • 劉備 【仁德】:出牌階段,可以將任意數量的手牌以任意分配方式交給其他角色,若給出的牌張數不少于兩張時,回復1點體力...
    薛小蛙閱讀 3,629評論 1 0
  • 寮的旁邊有一個小餐館,突然有一天門口貼了一張招聘的告示,于是我鬼使神差地走了進去,迷迷糊糊地竟然被錄取了。因為...
    孫牛牛閱讀 188評論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