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物無分善惡,懼其以為之惡
看小說的時候看到這句話,立馬想到在網絡上看的CGTV采訪一位大師談及控槍一事(具體的自行查找),大師談及槍支,大概可以簡化為以上的一句話。
當時我看的時候,只想到了結果上的對比,而從未考慮過“物無善惡”這個簡單的道理。
但凡看到“槍擊案”,都是下意思的想到“我們國家對槍支強制管制的嚴格力度”甚為欣慰。沒有槍貌似就與沒有罪惡,掛上了等號。
大致網上的反應都是如此。于我以為也是如此,跟從之。
此時我看到“死物無分善惡,懼其以為之惡”這句話,才總算意識到它們是沒有善惡的,那我們害怕的什么?
我上班閑暇之時會上網看些“八卦新鮮事”,主流媒體與營銷號很會趁時間把一堆消息發送給你,然后我看熱鬧,隨后與別人八卦。
看熱鬧,看了幾分,推波助瀾又幾分,結果的好壞又參與了幾分。
自以為“掌握”了千萬數據網,通曉各方之事,自以為袖手旁觀,看熱鬧之人,到底是聽信了幾分?
或者說,一則消息傳到跟前,大眾反應便是我的反應,斯以為對。到底是表象迷惑了我,還是眾生迷惑了我?
或是我從未帶過腦子生活吧。
物無善惡
刀槍炸藥可以殺人,所以不是好的;但也可以救人。微博微信網絡可以散布謠言,所以也是不好的,但可以傳遞即時消息…………
總說物有正反兩面,是嗎?是它有兩面,還是使用者呢?
當我們談及不好的事時,會追本溯源,然后就會把一部分不好的原因歸咎于物上,比如說槍,刀。減少槍支的流通,真的會減少死亡案件的產生嗎?或許有。
但絕不是槍有錯。
法制裁的不會是物,而是人心。
現在再想想,算是明白了那位大師說的意思。以我之前嗤笑的態度,堅決“持有沒有槍貌似就與沒有罪惡”的論調,以為恥。
簡單道理其實易懂,而在大輿論的渲染下,就失了神志。
所謂娛樂至死,自以為明白人,卻深陷其中。
嘆挖坑已久,同輩千萬,不好,不易爬出呀!
ps寫著,寫著,不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么了-_-||? ? ? ? ←_←
本來我想寫宋明理學王陽明的(他談及過物無善惡),然后歪著歪著,不知道寫哪了。而后我又在想“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到底哪個是對的,我又在天平上蹦來蹦去,迷糊了眼,晃暈了自個兒。
好吧,其實我不懂,所以寫不出來,所以歪樓了。
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格物窮理,然后致知。
但王陽明與朱熹不對頭,貌似誰都有理,誰都是對的。
只是朱熹大概臭就臭在對于“女子”的一套“理論”上了。這黑鍋,是聽信了謠言,還是什么呢……以為真的事,從來沒有探究過,就一直是真的了。╯﹏╰
――――2018/3/28?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