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福州人民盼望已久的地鐵2號線正式通車。
整個福州似乎沸騰了!因為地鐵2號線橫貫福州市東西,途經眾多高校、商場、住宅區,沿途人口密集,雖然延遲通車一年多,但現在總算開通了,今后人們出行更方便了。
在地鐵正式通車前,4月21日至23日,福州市政府組織市民領票免費試乘體驗,人們爭先恐后地到地鐵站排隊領票,或者通過微信公眾號搶票,隨后歡呼雀躍地涌向地鐵。? ?
地鐵2號線就在我居住的小區旁,足一出戶,即可乘坐,方便至極。4月19日下午,我攜妻帶子,興高采烈地體驗了一把福州地鐵2號線,那速度真是快,那運行真是穩,那感覺真是好,從福州西邊的閩侯大學城至東邊的鼓山風景區,用時不到1個鐘頭,比自己開車或乘坐公交車不知便捷了多少倍,至少沒有高峰時段堵車的煩憂!
交通被認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工程”,小時候在農村就隨處可見“要想富,先修路”的宣傳標語。在地鐵2號線剛通車的那些天,我和福州人民一起欣喜若狂地在微信朋友圈里曬乘坐地鐵的照片。人們為地鐵2號線的貫通,為福州的進一步發展,為現在和將來的幸福美好生活而歡欣鼓舞!
幾天后,我偶然在“歷史之瞳”微信公號看到一篇文章,有關中國和歐美國家的發展進程。現在中國社會已經邁進物質現代化的門檻,國人普遍開始產生強烈的自我成就感。當然這是好事,但不免有人心生狂傲和偏見。比如,一些人跑到歐美國家旅游,看到城市老化,街道狹窄,建筑老舊,就不無鄙夷地嚷嚷,比咱北上廣差了多少層次!我們二線城市的景觀也可以和紐約、倫敦、巴黎、東京媲美……其實,人家在一個半世紀前就已經解決溫飽問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完成了。
放眼世界各國發展過程,一個地方只要安心發展不亂折騰,差不多通過30年的奮斗就可以解決溫飽奔小康。從戰后日本到韓國,從新加坡到馬來,大都如此。如何保持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如何保持與國際社會接軌,才是社會建設的重點和難點。
咱們中國,之所以有現在的繁榮發展,我想,這一定是與中國堅持開放和改革的國家政策分不開的。只有堅持對外開放,不閉關鎖國,不斷吸收、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和先進制度,堅持自我革新,摒棄落后、守舊的思想觀念和制度機制,才可能保持與國際社會的良好互動,才可能與世界發展接軌,才可能保持經濟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才可能實現真正的國強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