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有的北歐人,是怎么過日子的
——《這么慢,那么美》讀書筆記
文/丁茉莉
在我們的印象中,富人們的生活狀態應該是這樣的:
所用皆名牌,常常出入星級酒店,住的一定是華屋,乘坐必須是豪車。
然而,一個在北歐生活了十年的華人羅敷,在她的書《這么慢,那么美》中所分享的北歐人的生活狀態卻是這樣的:
在挪威的街頭拐角,勤儉商店(舊貨商店)隨處可見,說來不信,生活在挪威,假如有一天你為孩子過生日,拆開禮物盒,看見里面是洗滌干凈的舊衣物,千萬別大驚小怪,這在當地已蔚然成風。當然,假如把這一場景搬到中國,我們也無法想象,送禮之人還有何臉面做人。
盧梭曾說:勞動和節制是人類的兩個真正的醫生。
北歐人盡管日子越來越滋潤,但與生俱來的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已經根植于心,什么樣的食材,新鮮和營養是衡量的第一標準,北歐最常見的飲食場景是吃自助餐。
北歐人鮮有大興土木,如果在城內則慎之又慎,新建永遠不是第一方案,如何在原有的基礎上華麗翻修,才是人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北歐到處可見維護良好的老房子。
在挪威的馬路上,少有豪華轎車爭奇斗艷,人們并不視開豪華車而高人一等,馬路上完全被騎車人和走路的行人所包圍,仰望城市的天空,藍天,白云,簡直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北歐最重要的一條人際交往規則就是準時,人們將準時,不隨意耽誤他人時間,看成人際交往中第一重要的禮貌和修養。
北歐人做事習慣于計劃,習慣于凡事預約。所以,當你的貿然之訪被你的北歐朋友謝絕后,不要見怪,下次記得提前打個電話。
北歐人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三個半作息時間,即:晚上十點半睡覺,早上五點半起床,起床之后半個小時的閱讀。
音樂和閱讀,消磨了瑞典人大部分的時間,外加旅行,所以,如果說北歐人具有窮其一生的學習精神,就不足為奇了。
環游北歐,感觸最深的一道風景就是北歐人看書之風甚盛,不管在飛機上,火車上,夏日的草坪上,冬日的咖啡館里,處處留下人們歲月靜好的閱讀場景,一杯咖啡,一本書,便是絕大部分北歐人休閑的意義。
書以及從書中獲得的淵博知識,是北歐人際交往的最好媒介,看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博物館,美術館和圖書館是最好的參照。
絕大多數的芬蘭人經常光顧圖書館,也可以說,書簡直成了沉默寡言的芬蘭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侶。
一本書,一杯咖啡,一個桌旁閱讀的自己,再加上咖啡的氣息和低緩流淌的音樂,完美!
閱讀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習慣,由此延伸起來的北歐人的聊天內容,若沒看過幾本書,真的挺難走進北歐人的社交圈。
開卷有益,即便不與人交往,沉浸在閱讀里的時光,那是沉寂的時間之中另一段生命繁華投下的光陰。
瑞典人的名言:不在度假屋,就在去度假屋的路上,森林或湖邊的度假屋,是崇尚自然的瑞典人休閑生活的圣地。
……
事實上,北歐的幸福模式就是中國式的勤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