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關于兒童
一 松鼠與大樹的游戲
感悟:1 兒童在離我們遠去,如果不去體驗游戲就不會意識到。
? 2 我們需要拾起童心,找回童年的回憶和感覺,接近兒童,感受兒童的感受。
? 3 感覺沒有對錯,兒童的感受需要被尊重。
二 描述我們心中的兒童
? ? ? ? 個子小發育不成熟的,真實勇敢的,好動愛玩的,善良有愛的,任性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容易滿足,不會控制情緒,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愛吃糖看動畫片,模仿能力強~~~
三? 游戲二 用畫畫的方式畫出童年時期三件事~開心的事,不開心的事,最重要的事
? ? 游戲三? 小組組員用剪刀手??組成星行圖案 。(見后面的圖片)
感悟:1 不要用現有的眼光看孩子 要用另一種角度(孩子的角度)看孩子。
? ? 2? 一個優秀的老師 一定是有彈性思維的 ,一定是有豐富的情感。而且對自己要求更高,不要光留于孩子的表面,要透過表面看到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四? 兒童是什么?兒童不是什么?頭腦風暴寫下自己的思考并小組討論。~見后面的圖片
感悟: 不要把兒童的幸福推向未來, 而是注重兒童每個當下和每個階段的發展。而且每個孩子的笑容都是極其寶貴的。
? ? ? ? ?
? ? ? ? ? ? ? ? 關于多元化的課程設計
一? 對人一生影響最大的因素?
1 遺傳基因? (有關科學依據表明影響占50%~90%)
2 原生家庭
3 所生活的社區社群
4 個人經驗和經歷(學校教育)
? ? ? 雖然遺傳基因對人的影響占比最大,但是其他三個因素對人的影響也是有影響的。
二? 四大教育哲學
? 1 永恒主義(讀經~三字經,弟子規,論語,老子孟子)
? 2 要素主義(所謂的應試教育)
? 3 進步主義(以兒童為中心 ,一切為了孩子)
? 4 改造主義(做公益和志愿者,扶持和幫助弱勢群體和貧困兒童)
收獲新知:1 永恒主義和要素主義即學習和傳承經典文化以及應試教育 也是這個時代所必須的,我們不能以非專業態度一味的去反對。
? 2? 一切為了孩子是句謊言:
? ? 對于公交學校~教育為表達國家和政府的意志,不可能以孩子為中心。
? ? 對于私立學校~目的性太強,為了壟斷市場,獲得優質生源。
? ? 實際操作上也不可能,因為教育不可能一切以孩子的意志為轉移。
三? 學習焦點,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
? 1 學習焦點: 我們所要學習的知識領域是哪一塊或者重點和方向是什么?(比如如何提高英語口語,或者如何解應用題等)
? 2 教學方式: 我們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或者相同的學生采用哪種最合適的教學方式?可以是一種,也可以是幾種的同時使用。但是對于基礎性教學,建議選擇復合,平衡的教學方式更好!
? 3? 學習方式: 多種多樣,變幻莫測。(主要針對學生)有時我們自己用了很多方法教學生,但是學生未必真正吸收。
四? 學習的五個維度
? 1 知識技能~會: 學習基本的知識和技能。
? 2 情感維度~喜歡與否:學生除了學習之外 還有對環境的融入 ,比如和老師同學的關系是否融洽,是否喜歡他們。
? 3 社會發展性~交往:即人際關系的建立。比如越是低齡的孩子 ,他的情感越是與人有關。比如有些低齡孩子打人都是對交往的渴望的表現。
? 4 自主學習~‘后設認知’:即自我監控,學生知道根據自己的特點安排自己的學習。
? 5 當老師消失后......即當教育者的外力撤銷后,孩子的學習效果才是我們教學指標的真正體現。
五 教學方式多樣化
? 1 靜默會議:自我反思,倒帶,一般用于大年齡的兒童。
? 2 古式座談(英式下午茶):沒有明確目標和任務的輕松隨意的交流。
? 3 程序性輔導: 對于知識技能的整理歸納和學習輔導。有標準答案。
? 4 談話式輔導:情感情緒的談話,沒有標準答案。
六? 關于一對一教育
? 1 家教前: 首先,了解學生的課程履歷~即了解學生曾經接受過的輔導和教育的經歷以及他的收獲和效果,然后用心備課。
? ? ? ? 其次,對于難搞定的孩子,要接受他的成績不理想,性格暴躁或者學習習慣不好等不太好的讓人有壓力的現狀。提前與家長溝通,多方面了解孩子情況。
? ? ? 比如,要把孩子的不專心當作事實來考慮,而不是把專心當做事實。
? 2 家教時:
? ? (1)最適合學生的方式專業授課,可以是互動游戲,也可以是角色扮演,知識教授,或者幾種結合共同使用。并且用心授課,強調專業性!
? ?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但并不壓迫它的選擇 。讓他自己選擇,告訴他不選不會有任何懲罰,但是選了以后會有增值的收獲。
? ? (3)鼓勵孩子自由寫作,即沒有命題要求的天馬行空的寫作,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
? ? (4)遇到問題不要慌,一般有兩種
? ? 學習型問題: 理解孩子可能就是不會,要耐心講解,不要帶情緒和發脾氣。
? ? 社交型問題: 針對6--12歲兒童可能會有不成熟表現(溝通能力和情緒調節差,社會技能不足);未滿足的需求(安全感,愛與信任,被關注);壓力與弱勢(暴力,被遺棄,貧困和慢性疾病等)。要因勢利導,及時調整和改變教學方式,解決孩子情緒波動和社交方面的障礙。
? ? ? ? 總之對于問題的出現,第一時間想著如何解決問題,而非套用某種特定的理論去證明。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覺得自己不行。
? 3? 家教后:? 如果孩子成績提升不大,也不要因沒有在短時間很大程度改變孩子而擔憂,你不可能包辦他的一生,我們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盡可能給予幫助。不要勉強自己。同時也不因為擔心放松你所做的事情。
? ? 其次,讓家人看到你的努力付出的態度,感受到你是一心想為孩子好的,就算孩子短時間內成績提高不明顯,家長也不會怪罪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