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下雨,我打著雨傘送小寶去上學。
01.
細密的雨,飄在傘頂上發出沙沙的聲音,我們腳踩在地上,也“哧哧”地響過不停。濕漉漉的地面被一夜的雨沖刷的很干凈,感覺都能照出走在上面的人影來。
我們各自躲在雨傘下面慢慢地走著,誰也沒主動說話,好像正專心聽雨的聲音,又好像這雨讓人沉思。
我一會望望前面也躲在雨霧里的山,一會看看路邊那些植物,它們身上沒有了往日清晨里那亮亮的露珠,已被雨水淋的渾身都濕透了。
我不知道小寶這時在想什么,就隨意問了一句:“冷嗎?”“有點。”“喜歡下雨嗎?”“不喜歡。”“為什么?”“因為下雨,我們今天的體育課就沒辦法在大草坪上上了。”
我不知道該繼續再說些什么,只看到有些雨點灑落在了她黑色的書包和衣服上,那些亮晶晶的水點,倒像是往日清晨在草尖上的露珠。
還沒來得及幫她彈掉身上的那些雨點,我們就已經快到學校門口,她一下子把還撐著的雨傘塞到我手里,雙手抓起衣服的冒領蓋在頭上,頭也不回地朝學校門口跑去。還一邊跑一邊把手舉過頭頂揮了兩下,意思是讓我止步,也算是在向我說再見。
我望著她在雨里奔跑的背影,直到遠遠地看見她沖進大門。校門口站著兩位老師也打著雨傘,這時正歡迎著每個到校的孩子,只是少了了往日那歡快的音樂,這讓雨中的校園也顯得略有點寂寥。
02.
這時雨越下越大,我的眼前出現了一片雨簾,那是雨點在雨傘頂上連成了線,從傘沿上流了下來,有的打到地上,有的落在了我的身上。
旁邊馬路上連續不斷地跑著汽車,接二連三地發出“唰唰”的聲音,還帶來一股股陰冷的急風,讓我的雙腿在雨里感到深深的寒流。
原本我還要到山里去走走,一來活動活動身體,二來也聽聽英文,完成每日的基本功課,可這雨下得讓我有些猶豫。
我害怕雨越下越大,即便現在手里有兩把雨傘,到時也會被淋成落水狗一樣。而且也害怕自己被這濕冷的空氣給凍著了,給原本就不太舒爽的身體增加負擔。
我就這么傻傻地站在雨里,雨傘和身體都一動不動,也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腦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只剩下眼前一大片雨霧的朦朧。
突然有一個聲音從遠處傳來,還伴有一陣急促地腳步聲:“你需要幫助嗎?”
我才如夢驚醒一般地抬起雨傘,看到一個人撐著一張大傘朝我走來,傘下有一張陌生的臉,他正滿臉微笑地望著我,眼神里透露出一絲淡淡的擔憂。
“不用,謝謝!”盡管這時我有些恍惚,但還是很禮貌地回答著,心想也許是自己在雨里站的太久了,讓人覺得可能遇到了什么麻煩。
聽到我的回答后,他好像還想再問點什么,但我已經笑著對他說了聲再見。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打在傘上又急忙落回到地上,路上已經沒有了往來的行人,這時從教室里傳出來一陣陣朗朗的讀書聲,旁邊樹上已有鳥兒在撲騰翅膀,我也加快了腳下的步子。
03.
小時候我住在山里,特別不喜歡下雨的天氣。
四川大山里的陽光向來就少,遇上下雨的天氣,山上山下就像被罩上了一個黑乎乎的大罩子,陰冷潮濕,厚重而又壓抑。最讓人討厭的是下雨過后,所有的路都變得泥濘溜滑,不僅走路容易摔跤,鞋子身上還會沾上摔都摔不掉的泥巴。
離開大山以后,偶爾也喜歡過下雨天的那種浪漫,但大部分的時候,我還是喜歡陽光明媚的天氣。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搬到洛杉磯這個地方來生活。
洛杉磯這個地方位于美國西海岸,背靠圣安東尼奧山,坐落在三面環山一面朝海的盆地中,終年氣溫如春如夏、干燥少雨。
沒想到今年的春天,這個地方古怪的有些不可思議,這完全不像以往任何一年的氣候狀況。從去年的冬天開始就時常下雨,氣候也變得異常寒冷。
剛開始我們還覺得運氣比較好,有雨的天氣空氣濕潤,像上海的氣候一樣,這樣對于我們來說比較容易適應些,沒想到這雨斷斷續續地下到了現在。
過去我們常說春雨貴如油,一是指一年之際在于春,希望春天里有雨能滋潤大地讓萬物生長,利于春生春耕。二是因為春天的雨水比較稀少,所以才顯得特別珍貴。
如今這春雨多了,大地是早早地被澆透了,滿山遍野綠樹成蔭、野花開放,可是剛種下的種子卻一直浸泡在水里,這樣容易發霉壞掉,遲遲長不出新芽來。
就如同我們還生活在陰冷的冬日里,沒有脫掉厚重的冬衣,難以體味到陽光下的那種溫暖愜意,也邁不開歡騰的腳步。
但無論如何大地需要下雨,地溝里嘩嘩的流水是她在歡歌,茂密的樹木在雨中搖曳是她在跳舞。就像如大地的母親,也需要下雨,只有下雨的時候,她才可以停下腳步來歇歇,來看看孩子們在雨里勇敢往前奔跑的背影。
這一刻,我喜歡上了雨,也開始喜歡春天里這里下雨的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