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踩離合,掛四檔,再加速,掛五檔,檔位與速度要匹配,手腳靈活點!減速,減檔,五檔減到三檔,依次遞減”,教練在旁邊指導著。
學車有段時間了,已到科三,學時刷完就可以約考了。可是,我操作起來還是緊張,教練提醒我,掛檔要輕、柔、準,我總是做不好。尤其是從慢車道變更到快車道,不僅速度要跟上,手、腳、眼也要配合好,同時要自己積累經驗,看路況行車。對于我這個路癡,也沒有方向感的人來說,著然是一件難事。但當我看到快車道上的車,呼嘯而過,嗖,如箭一般從眼前掠過,落得我很遠,心里不由得感嘆,車技真好。
快車道與慢車道,兩個矛盾的論調,用到生活中,將怎樣平衡呢?。
在工作上,如果你不努力,你就會被別人超越,并且替代,沒有誰離不開誰,企業不會養閑人,它需要的是能夠為公司謀得利益的員工。如果你自身不努力,每天渾渾噩噩過日子,小心時間把自己給混了,荒廢了就沒有挽回的余地,因為時間不等人。當你老了,只能徒留悲傷。道理和學車一樣,技術好,速度快,眼觀六路,手腳靈活,你就可以選擇走快車道,沒有人可以阻攔你,一路前行,一切了然于心,追夢,體驗速度與激情的快樂。
慢車道的人,就像慢生活,可以欣賞到路邊的風景,把日子慢下來,過成詩。或許浪漫可以這樣理解,就是浪費漫時光享受生活。浪費時間慢慢吃飯,品嘗美食;浪費時光讀書寫字,陶冶情操;浪費光陰烹茶煮酒論英雄,點染琴棋書畫詩柳花。拋開煩惱,慢下來,靜下來,體會遠方。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需要優勝劣汰,快慢不僅是車道的選擇,更是人本身對生活的抉擇。
有位朋友,在北京,工作的地方離家很遠,每天都要擠地鐵,,坐公交,輾轉多個路口,才能回到家。一個字,累,一個字,拼。為什么非要這樣累呢?“因為我想過更好的日子,我沒有顏值,沒有碩士學歷,只能拼,否則我會被大浪拍打在沙灘上,沒有資本”。與之相比,我居住在一座小城,生活比她安逸,幸福指數高很多,唯獨掙錢比她少。
快慢,都是自己的路,且行且珍惜。
“減速,掛二檔,右轉,直行,會車.....”我的思緒在路上飄移,安全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