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正文為自己在19年5月23號的時候寫出,當時是在火車上剛參加完一個培訓,坐在返程火車上,寫出那么一些話給當時群里面的伙伴分享,未曾發出過,就拿來權且湊個數。現在看來依然感慨萬千
????????前幾天聽到海島大大讓我做分享的時候,還是蠻驚喜的。我想這個分享有兩個目的,一是可以給到還在堅持的我們一個動力,第二是已經不在堅持的老鐵們講一下過來人的感悟,希望這些坑這些經驗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給自己設置紅線
????????讀書剛開始,我給自己設置的紅線就是不能晚于12點;后面又加了一條,不能低于500字。能堅持到現在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設置了第一條紅線吧,讓我沒有給自己留一點僥幸心理。舉個例子,在第一次最危險的時候,是晚上11點才結束所有工作,當時一看趕不到家了,直接驅車30分鐘到公司(也給自己留了構思的時間段),花了20分鐘將當天的給寫完,離那天截止還是幾分鐘的時候發出來。然后才是回家,其實那天的時候也曾猶豫,要不12點多發出去,甚至凌晨發出去也可以。但思考之后否決了,而那次之后對于這條紅線再也沒有去猶豫過。
????????對于紅線的設置,一定是客觀的,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比如12點,比如500字。也有曾有一次我沒能在12點的時候填好海島老鐵做得小程序,晚了1分鐘,而大為惱火,所幸文章是趕在了12點之前發出。那次平靜下來之后暗下決心決不能再出現這種問題。
【2】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這句話咱們都聽過很多次,但真正做到還是需要不斷訓練。舉3個例子來說明這句話的含義吧,第1個就是上面的那個例子,第2個例子是看復聯4的時候,寫了一半又要趕著看電影,最后的結果是在電影院里,別人在看,我在那用手機寫,后半部分真心像狗屎,但還是發出去了;第3個例子清明的時候從合肥談完事情連夜回南昌,一車4人,我主動講最后開。整個輸出都是在車里放著音樂,各種說笑的情況下完成的,全程思維就沒連貫過,質量可想而知。
????????而另一方面,大家如果觀察的話我看書的進度并不是和輸出頻率完全一致,事實上直到現在還有本書沒看完,正在看的《圍城》也看了不到一半。有的時候因為工作原因,并不能把書給準時讀完,但其實并不影響輸出。我現在看書看到一個對我很有啟發的時候,就會做出標記,這點要分享,然后在自己設置的兩個輸出時間段里把輸出給寫了。至于書可以后期再補看,沒看完一本書成就感還是很贊的。
????????永遠記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很多時候我也對自己寫出的東西不滿意,但還是強迫著發出來。既是完全任務,也是為了后面的幾十天。完成哪怕是0.1,都比著0要好太多。完全不一樣。
【3】學會取舍
????????看書及輸出說實話的確消耗時間,但這個過程就要看我們的取舍了。我說下自從開始了看書之后,我在的改變吧。朋友圈沒再看過了(所以大家有看到我朋友圈點贊什么的,都是我女朋友再點…),公眾號取關了,目前除了和公司項目有關的公眾號之外,跑步的2個,健康的2個,我經常看的只保留了1個,其它全部取關了。取關幾十個公眾號你們想象下。同明卸掉了所有的視頻軟件。在這個過程中也向糕小糕道個歉
????????即便是這樣,也會因為工作的原因忙不過來而不得不被各種任務趕著(無任何成就感)而崩潰過3次。但每一次崩潰超級喪之后其實都是一次反思,一次重構。逼著自己做減法、提高效率等等,我現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很少看手機。人就是這樣改變的吧,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價值。
????????以上就是想給大家分享的3點。給自己設置紅線;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學會取舍,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后不是分享,說點自己的想法,不怎么喜歡很是俗套的感謝。但還是要真心感謝下咱們的行動營,自從參加了這個活動之后,我過了有史以來最為理想的五一,宅在家里午飯晚飯就吃餃子,其它時候就是看書。還有坐火車看書、從地鐵看書、去按腳看書……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積累到了一定程度,行動營是那個促使我改變的引子,還是行動營就是如此塑造了我,但無論是哪種我都要深深的表示感謝,謝謝行動營,也謝謝行動營的各位老鐵們營造的氛圍,也謝謝一直陪伴的還在每天輸出的伙伴們,感謝。
????????奮斗苦嗎,的確;快樂嗎,快樂。有人喜歡歲月靜好,有人喜歡勇往直前,選擇不同罷了,沒有孰好孰壞,重要的是享受這個過程。就像《清醒思考的策略》中所說,我們不需要把每一天過成都是最后一天,那樣太荒謬,但也不要過著自己會后悔的生活,人生最重要的是享受當下的旅程,有些事有意義但太苦,有些事很舒服但無意義,我們要做的無非是平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平衡點,重要的是享受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