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可以這樣問:我們時間都去哪里了
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時間也是最無情的。
每一個人都擁有1天24小時,1年365天,可每一個人1年產生的結果卻截然不同,你是缺的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時間管理的問題。
接下來如何更好的洞察時間,成為時間的主人?
這里給大家植入時間日志的概念。
大家可以看一下《奇特的一生》作者柳比歇夫是一個時間管理達人。他一生中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撰寫了70多部各個學術領域的著作,他到了77歲那年,仍能做到一年里書寫1500頁,洗印420張昆蟲照片,閱讀了50多本書,提交了7篇論文。這是多么驚人的工作量!令人驚訝的是,柳比歇夫規定自己每天睡10個小時,而不是我們想象中經常熬夜的工作狂。要如何對時間進行管理,才能獲得如此驚人的成就?
大家每天用中午、傍晚、晚上的三個時間,大概記錄一下以往6個小時用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
這也是我總結的時間三割法。把時間進行了三等分,在這個時間節點進行檢視做了什么。
我們會發現在以往當中,我們有等車的時間漏洞,一等車就無限制的等車時間漏洞,購物的時間漏洞,刷網頁的時間漏洞。這里又引入一個概念:時間日志與時間漏洞。
曾經秋葉老師發現,每天上班的時間浪費很多,所以后來他一上班的時間就聽葉曼的道德經,聽了三年之后可以倒背如流。就把碎片化時間用在了學習經典上。
你找出時間漏洞之后,把時間漏洞加以運用,加以系統化訓練后會發現時間漏洞能產生很好的效益。
大家可以看給自己列個碎片化的清單,就是當做時間日志后覺察到的時間漏洞,已經可以用碎片化時間寫了日精進,寫文章都可以在碎片化時間寫的,用效的利用效片化時間。別人的碎片化時間是沒有意義的,你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出書、背書,這要的人生很富足。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時間管理師其實很簡單,第一你要背十個牛人時間管理大師的金句,你在京東和當當,搜十本或二十本關于時間管理方面的書,養成高效的時間管理習慣。
做自己時間的主人,生活的品質取決于控制意識的能力,合理規劃時間,讓你的生活進入有條紊的狀態。
撿拾時間漏洞,規劃生活,做時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