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區塊鏈為價值互聯網提供理論基礎,進行價值交換需解決的三個問題。一是確保價值交換的唯一性;二是如何確立價值交換雙方的信任關系;三是如何確保雙方的承諾能夠完成依靠網絡的自治機制(智能合約)而自動執行,而無需可信第三方的介入。
2.。區塊鏈可理解為一個賬本,每次的點對點交易生成一個加密的數字區塊,然后鏈接到區塊鏈上的上一個區塊,并持有上一個區塊鏈的哈希值,每個區塊按照時間順序產生,連在一起,形成區塊鏈。
3.區塊鏈具有分布式,去中介,去信任,不可篡改,可編程。不同的區塊鏈技術正在迅猛發展,有可能最后也想互聯網TCP/IP協議族一樣,根據功能定位不同而形成類似物理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這樣的分層協議。
4.區塊鏈的發展,使人們從信息交換互聯網時代進入了價值交換互聯網時代。數據也進化成智能數據時代。基于區塊鏈的比特幣,開啟了一種完全基于網絡的網民身份驗證,財富確認,交易記錄,公正核查等全新技術與規則體系的探索和嘗試。
5.越來越多的經濟交易發生在網上,網上交易必須解決身份驗證,交易記錄,結果核實等問題,傳統的解決方法是利用線下的規則例如身份核驗需要各國征服提供的身份證件,國際交易還需要貨幣清算等問題。
6.金融的核心就是信用的建立,以信用發行貨幣,進行交易。但是信用的建立和維護需要銀行,法院和經濟警察等機構,成本過高,而且不發達地區需要大量的銀行atm機構來支持。
7.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步是支付寶等產品,利用大數據解決了信用調查的問題,它建立信用的成本比銀行低很多,但大公司的大數據是核心資產,形成了數據孤島,個人的數據集中在幾家大公司之中,用戶自己卻沒發獲得自己的數據,不利于信用建立成本的進一步降低。
8.新技術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既要大數據共享,又要所有權唯一。比特幣為每一筆合同都蓋了一個時間戳,如果某人將同一筆資產支付兩次的話就會產生兩個時間戳,那么第二次就被認為是非法交易,保證了財產交易的唯一性。時間戳由礦工競爭來蓋,一段時間內(約十分鐘)所有礦工競爭一次給全網所有交易蓋時間戳的機會,蓋戳的礦工會得到比特幣獎勵,其它礦工需要同步蓋戳礦工的賬本來競爭下一次蓋戳機會。未來有可能每個人的所有數據都保存在區塊鏈上,每個人掌握自己的私鑰,保證所有權唯一,需要調取自己的數據時,只需要提供自己的私鑰和公鑰就可以。因為區塊鏈賬本是分布式的,所以想造假,就需要把全網所有賬本都更改,成本巨大。
9.非對稱技術,點對點技術,哈希金技術,構成了比特幣的基礎。比特幣的目的是為了抵抗政府故意縮水貨幣,使人們財富縮水。比特幣出現前已有許多密碼加密技術,電子貨幣系統,為比特幣提供了基礎。哈希金技術解決了雙重支付問題,保證資產唯一性。比特幣將這些技術組合并發展出了比特幣。比特幣礦工為挖礦而進行的哈希金計算對全網算力是一種巨大的災難,因此出現了用算力解決數學及科學問題的數字貨幣。
10.雅浦島居民以在圓形石壁上刻字作為交易憑證,他們的貨幣基礎就是信用,貨幣只是一種記賬方式,雅浦島的居民進行交易時并不需要挪動或分隔石壁,只需改變石壁上的標記,當所有人都認同這一標記,意味著所有人都認同這一財富。
9.當人與人之間進行的交易變多且時間不匹配時,就需要銀行作為這種可信任的第三方。而雅浦島的交易方式只適用于100人左右的社會。而比特幣與雅浦的石壁具有相似性,1是稀缺性,2是需要付出勞力獲得,3是采用分布式存儲,4是無需信任中介,就可交易。
10.幣天銷毀,比特幣在賬戶上留存的時間乘以比特幣交易的金額。幣天銷毀可以顯示市場的資金流動。點點幣用幣天做權益證明,幣天約大的人,擁有新幣的可能性就越近,點點幣拋棄了比特幣中工作量證明的算力浪費。把幣天銷毀用在信用請假中,就會避免某人用兩個賬戶互相交易刷交易。因為頻道的刷交易對應的幣天銷毀是沒什么變化的。
11.等價交易是數量交易,是無方向的,一方的支出等于另一方的收入。如果把幣天銷毀引入信用評價,等價交易過程中,幣天總是損毀的,幣天的損毀意味著交易一方信用的增加,因此幣天損毀是有方向的,可以利用他來做信用評價,等價交易加上信用評價才是交易的全部。
12.區塊鏈技術的應用,1通過加密對賬2數據復制3訪問控制4私密的共享賬本5無銀行組織的跨行轉賬。當ab 兩人在甲乙兩家銀行進行跨行轉賬時,甲銀行需記錄ab的賬戶數據,已銀行同樣記錄ab的數據,同時甲銀行還需記錄對已銀行的轉賬記錄,已也需要記錄甲銀行的轉賬記錄,簡單的兩個人就涉及多條記錄,在多家銀行及多個賬戶時,記錄會變得及其復雜還不能出錯,這需要大量成本。隨著銀行數量的增加,開戶人數量的增加。跨行轉賬數據記錄變得更加復雜,由此產生了中心化的清算中心。由清算中心集中處理銀行間跨行轉賬的數據。中心化的清算中心面臨數據丟失被盜的風險,分布式的共享賬本則能解決這個問題。所有銀行甚至用戶都可以拷貝這個賬本。但只有修改自己這一部分他權限。區塊鏈以點對點技術運行分布式的賬本,參與者通過非對稱式的公私鑰加密對數據進行操作交易。交易數據打包成區塊,需要全網所有節點進行核實,交易幾乎不可能被篡改,核實成功后保存到數據庫。交易記錄可以被公開或隱藏。選擇權在私鑰的擁有者。
13.區塊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數據庫,該數據庫由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產生的數據區塊有序鏈接而成,區塊中包含有一定時間內產生的無法被篡改的數據記錄信息。 區塊鏈是為了建立一個保證誠實的數據系統。具有安全性,不可匿,透明性,不可篡改等特性。區塊鏈可用來做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記賬工具。可被政府用來做一個公開的社會公共信用系統,大幅提升社會效率。
14.區塊鏈分三類,1公共區塊鏈,全世界都可讀取,可發送交易進行有效確認,任何人都能參與數據核實的區塊鏈。如比特幣。2共同體區塊鏈,又叫聯盟區塊鏈,參與的節點是事先選擇好的,參與節點的網絡連接良好,區塊可以公開可以私密,為部分去中心化。如若干家金融機構建立的區塊鏈,每個機構運行一個節點。3.私有區塊鏈,參與用戶有限,數據訪問及使用權限有嚴格的權限管理,比如特定機構的自身用戶。
15.區塊鏈的特征1.去中心化。使用分布式的賬本。全網節點共同維護賬本,實現數據的分布式存儲記錄和更新。2.透明性,數據記錄及數據更新,對全網節點是透明的。3.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