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咖啡館不僅僅是一個咖啡館。在特定人物特定場景下,它可以是一個協會組織,一個投資基金,一個交易場所,一個互助共享社交平臺,還可以是項目孵化器,甚至于一個商業生態系統。
一切變身,都源于1898咖啡館有200個不同領域就職的股東。咖啡館是一個股東可以表達訴求的地點。 要場地有場地,要咖啡有咖啡,而且是在自己的咖啡館,要面子也特有面子。
200個股東,訴求也是多樣化的。你需要投資,她需要資金,你們需要社交,她們需要互助。 ?1898咖啡館既是股東的聚會地點,又是信息匯聚匹配地點。 圈子里的人交流越頻繁,越能引導出大家的真實需求。在需求互相匹配的過程中又密切了股東的相互交往。
股份均持很好地解決了大家如何使用咖啡館資源和場地問題。 股東的交往在公平的規則下,變得簡單, 大家都按照所持有的股份和對應的回報進行互動。 沒有人能夠一言堂,每個股東都有自己的一份權利講述需求,并不需要顧及其他因素,但同時,股份均持又能保障股東表達訴求的時候有序而有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