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6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90年代那會兒的一則民間小故事。故事的主角還是張貴。此人精通堪輿學,在筆者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到。
不過,故事本就是故事,對于故事中提及到一些情節,各位看官權當圖個樂,切莫較真兒。
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90年代那會兒,北方的某個城市正在填海擴地。新擴出來的土地用于建設住房和工業基地。
這就需要鋪設各種地下管道。李大偉那時跟著他二叔,承包了其中的一個工程。
當然他負責的就是鋪設管道。
李大偉帶著手下的工程隊,就來到了這片新填好的工地。
李大偉交代完主要的事兒后,就離開忙別的事去了。
眾人按著圖紙就開始打管道。那季節烈日炎炎,濕黏的海風吹在工人們身上是難受無比啊!
正當管道往前打通了大概20多米的時候,突然機器怎么打也打不動。
工人們反復微調著鉆頭的方向,但不管怎么打,鉆頭就是打不動!
工人們無計可施,便找到了李大偉。李大偉拿著圖紙找到了設計人員。
那人看了半天,納悶地說道:“這不應該啊!這里可都是新填的新土,不可能會有硬石頭啊!這工程路線已經定下來了,再改可就影響整個工程了。”
“那現在咋辦?我手下的人都等著干活呢!”李大偉追問道。
“這樣,你回去再讓工人們試試吧!”
李大偉又返回了工地,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將這里打通。
工人們又發動了機器,繼續干活。
“拉倒吧李頭,你這不是為難我們嘛!這鉆頭根本就不往前走!”
“是啊李頭,這樣打鉆頭也受不了啊!”
李大偉背著手,在原地徘徊幾圈。
“都停下,先別干了,我一會兒找人給看看咋回事!這特么破圖紙設計的,真是難受!”李大偉生氣地埋怨道。
干工程的,大多信奉些堪輿學。只要工程出了些難以理解的問題,都往那方面懷疑。
他開著車就去找堪輿大師張貴。張貴這天正好在家看孫子。
“張伯,工地出點了事兒,您受累給看看去。”
“咋的了?”張貴問道。
“唉!地下打管道,可有一節怎么打也打不通。就好像是有石頭一樣。”
“呵呵!你別說了,我知道咋回事了。走,看看去!”
爺倆開車就奔了工地。
張貴站在那里左看右看,又看了看天,最后說道:“先別打了,你們先回家,明早再來干,都走吧!”
除了李大偉,其余人在天黑的時候都離開了工地。
李大偉遵從張貴的吩咐,遠遠地在車里等著。張貴則拿出兜里的東西,一會兒觀天,一會兒丈步而行。
約莫著過了一個小時,張貴回到了車里。
“張伯,咋樣?明天能開工嗎?”李大偉問道。
“沒啥事,你們打到不該打的東西了。不過我剛才已經弄好了,明天你們繼續干活吧!”張貴回答道。
李大偉一聽,這心里樂開了花。油門一踩,爺倆就回了家。
第二天一早,工人們就開始干上了。說來也怪了,之前打不動的那一截,沒怎么費力,一下就打通了。
200多米的管道順利鋪設完工!
“你說這事兒怪不怪?昨天怎么打也打不通,那老頭一晚上就給弄好了?他這是用了啥法術?”
“老頭?那人可是遠近聞名的堪輿大師,人送綽號張仙人,這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
李大偉買了些禮品,拿著1000塊錢就去了張貴家里。
他將錢塞給張貴,可張貴死活不要:“咋的?你小子硬給我錢這是要廢我道行嗎?趕緊拿走,這錢我不要!你把東西留下就行了,快回去吧!”
“嗯吶!我哪懂這個呀!我就覺得張伯幫了我大忙,我給些錢是應該的。那謝謝張伯了!”
張貴送走了李大偉,喃喃說道:“我這輩子看了這么多的事兒,我倒希望我的兒孫福澤綿長。至于我,怎么都行!”
結語:
故事到這就講完了,引用筆者粉絲們的一句話:有道行的堪輿師,不圖錢財,只為助人一臂之力。
這樣的善人才是真正的大師!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于民間傳說,目的是借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