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林老師的心理營養時,知道在孩子3個月-3歲期間,父母給到孩子的心理營養是安全感,孩子為了成為一個身心真正獨立的人,會經歷與重要他人的一步又一步慢慢分離。4個月-8個月是第一個階段,給到孩子安全感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適當的好奇心”。當時便很好奇,很想知道那個時候的孩子會是怎樣的狀態。
幸運的是,這個階段來了:
穩穩現在8個月零12天
剛剛度過肆意爬行的探索階段,在結束對家里地毯式初步探索后,能很明顯的感受到:她決定與媽媽開始分離
穩穩身體的每一個標志性大動作來臨時(翻身,坐,爬,站立),她都會專注并且高頻度的練習,這點會在吃奶和睡覺上有很大的體現:睡覺時還在翻身,坐著吃奶,睡覺時還想把著旁邊疊起來的被子站起來,
這一路探索很不容易
對我印象深刻的兩件事是,當她剛剛開始會爬的時候,她很想從床墊上下來(我們是直接把床墊放在地墊上睡)就會花非常多的時間在床墊邊上觀察,然后會用一只手伸到床墊上試探著抓抓抓,每次都要抓到10分鐘以上,而僅僅是在床墊邊觀察的這個過程就用了小一個月的時間,然后突然有一天,她就爬下來,開始在地墊邊上探索并很快的自己爬出臥室,走向整個房間。
另外一件事是娃爸分享給我的,穩穩在準備睡覺前會有一段時間還是會很想爬,作為媽媽就會很想呆在她身邊看她是不是有什么需要,有一天上午講課回來發現:孩子還在睡覺,娃爸說:穩穩睡覺前沒有爬夠,那就讓她爬,她自己是知道她在做什么并且如何做。你知道嗎?她睡覺前我去看她還在地墊上玩,后來我聽沒有什么聲音,再去看,她回到自己的小被子上已經睡著了。
她開始練習和媽媽分離
每天早晨吃完奶,通常情況下在我做飯的時候,她會在試衣鏡面前玩半個小時左右,然后就會爬向廚房來找我,找到一個可以支撐自己的安全位置坐下,開始觀察,再過一會兒,發出“啊”的聲音,伸出雙手要媽媽抱;媽媽抱起來,隔兩分鐘,又掙脫下地,繼續爬行。
不僅僅是距離上的探索想要與媽媽分離,能夠感受到她在心理上想要與媽媽分開:
8個月以前,睡覺多數情況下是在我懷中吃奶后就睡著,現在會在自己快睡著的時候就要從媽媽懷中掙開,自己躺著入睡;躺了幾秒鐘,坐起來,找媽媽,媽媽抱一抱,她會繼續掙扎要離開,放下,自己睡,再坐起來,找媽媽,媽媽抱一抱,放下,自己睡著。能感覺到她很強烈的想要自己去為自己做一些事情,而且去努力的嘗試。
穩穩很好奇,而我看到的是她這種好奇是“適當的”,比如說她會花小一個月時間來研究自己從床墊上下來會不會安全;在想要去接觸一樣新事物時,她會遠遠的坐下,會花很久去看\觀察,然后靠近,再看\觀察;面對Daisy,也是這樣,剛剛開始與Daisy相處時,她有時會被踩到手,或Daisy的尾巴會掃到她的頭,通過相處,她會很巧妙的規避掉Daisy會有的潛在危險,一旦感到不安全,就會迅速呼叫救援;想玩Daisy的玩具,也不會去拿,是要觀察很久,確定Daisy發出可以允許的信號(通常情況下,Daisy會用鼻子拱過去),才會去拿。
這是與穩穩的第一個心理分離期,她在為成為一個心理獨立的人而努力,我們為了成為給予支持而不控制的父母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