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一個遠嫁的姑娘都讓身邊的人佩服不止,唏噓不已。仿佛是義無反顧的走上了萬里長征,前路漫漫,困難重重,有一種英勇就義的即視感。但是,遠嫁就真的如困獸之斗,只能善始,不得善終嗎?又是什么讓我們如此誠惶誠恐,患得患失呢?
一、如果有一天他不要我了,怎么辦?
? ? ? ? 這個問題很是荒唐,因為這是感情命題而非距離命題。我們都知道,任何一段感情都不可能永久的保鮮,如果他不要你了,這和你遠嫁不遠嫁并沒有太大的關系。感情的破裂,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我們也都會難過,遠嫁的你更加難過的原因,大概是“不甘心”吧。不甘心自己的巨大付出沒有得到等價的回饋,不甘心花費的精力付諸東流。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付出和犧牲,真的只感動了自己,他人不一定會買單。你認為拋棄所有來到他的城市很偉大,又豈知他選擇了“累贅”般(因為你在他的家鄉無資源、無朋友、無親戚,對他沒有任何幫助)的你不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呢?感情的基石應該是平等,如果用犧牲綁架了對方,不疾而終是必然的結果。
二、父母在,如何遠嫁?
? ? ? ? 一提到父母,再堅強的堡壘也會被攻陷。心中縈繞的總是那句“我成全了你的孝道,那我的孝道如何實現?”我們不討論不管怎樣也絕不離開父母的情況,因為你永遠不會面對遠嫁的抉擇。但是如果你在猶豫,不妨想想以下問題。父母之間的夫妻生活是否融洽?父母在近20年內是否需要貼身的照顧?父母是否愿意到你所在的城市生活?父母和你是否可以接受去養老院的情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當然可以遠嫁。如果超過兩條的答案是否定的,請不要遠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在父母身邊工作,即使在一個城市回家的頻率也越來越低。我們能接受因為工作遠離父母,難道是因為奮斗是比生活更高尚的理由嗎?現代社會,距離已經不再是阻礙孝道的不可規避因素了。我看到在南方工作的人,每周打上飛的回家看父母、妻兒。我也看過在一個城市的子女,一個月不進父母家門。孝與不孝,全在你如何選擇。
三、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如何自處?
? ? ? 從一個舒適的區域跨越到陌生的區域,總會讓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究其根源,我們害怕的其實是對未知情境的不可控,以及喧囂與孤寂的巨大落差。什么是未知情境的不可控?李善友教授稱之為“破局點”。就是說很多人遇到問題,第一個想法不是擊敗它,而是找理由說服自己放棄。由于你一直無法破局,就更加無法得知破局后的感覺與經驗,缺乏這種經驗的累積,就讓你更加不愿意走出舒適區。但是仔細想想,我們對陌生城市其實并不陌生。就像我們換了班級、換了學校、到外地上學一樣,總要經歷一段痛苦的磨練,但是很快我們就會積累起自己的人脈與圈子。這同時也為面對老公的龐大朋友圈和自己一人的落差這一問題提供了方法論。那就是努力經營自己的生活、事業、人脈,不要淪為任何人的附庸。當我們在一段關系中唯唯諾諾、小心翼翼地時候,這段關系反而容易破裂。但是當我們開始更多的關注自我,更加自信的時候,卻能吸引身邊人的注意。要記住,婚姻的真諦永遠是誰更緊張誰,誰的幸福感就越低。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并不只是一句雞湯。
? ? ? ? 遠嫁與否,是個人的自主選擇。我羨慕能兼顧愛與距離的感情,但也不反對一往無前的決定。姑娘們,遠嫁其實并不可怕,只是你要清楚的知道,你不是只為了一個男人和愛情而活。不論在哪個地方,都要活得精彩,都要讓自己強大到可以應對一切變故。如此,遠嫁便只是眾多選擇的一種,而不是舍生取義的割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