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高考季,如果不是社會上營造的氛圍有多少人能在意起這些與自己無關的日子呢。
? 人生中有兩次高考讓我印象深刻,第一次是姐姐參加高考,她比我大5屆,我上初一的時候她已經高三.。那一年也是正值酷暑,家里突然采購了很多食物,舊式的冰箱被塞得滿滿當當,第一次看到有那么多平時不常買的零食。我和弟弟很開心,卻被告知這是姐姐三天考試要吃的食物,那時我開始意識高考如此重要。
? 也許是因為家長的過分期待,對成績給予的過高期望,使得整個氛圍變得如此緊張,沒有人在家里大聲說話,被惦記的冰箱里的美味也要偷偷地吃,飯菜也比日常豐盛了也多。那時的我覺得姐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被全家人捧在手心的感覺真好。年少的我并不知道安全感的缺乏,對情感的過度需求會導致人生一場重要的變故。
? 印象中第二次高考是我自己參加考試,與平常的日子并沒有什么不同,那時端午將近,家里更多的時端午佳節的氣息和儀式感。也許是因為父母沒有對我抱有太大希望,也許和姐姐相比我更加微不足道。十多年前恍惚間有種寄人籬下的感覺,明明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中間卻隔著很深的鴻溝,我不敢跨越,他們也不會主動過來。考完試的那天下午回到家中,看到母親坐在院子中包粽子,我主動打招呼說明我回來了,她似乎也只是象征性的問了一句考的怎么樣,可能心中早已有了答案。然后我默默回到房間。十多年前我們一家五口住在工廠分配的宿舍里,我和姐姐共用一個狹小的臥室,擁擠又潮濕。那時母親拼了命地賺錢,不知疲倦地早出晚歸,辛苦不言而喻,當時也許還不能完全理解,她曾說我們三個孩子就是她最大的動力。
? 多年前年少無知,一度不能理解父母的苦衷,為什么讓我覺得自己是這個家庭之外的人,為什么在童年沒有給我足夠的關愛,很多個為什么一直沉積的年少的我心中無法釋懷。
?人生忽如寄,如今已到而立之年,經歷過很多事情之后,發現能真正接納和包容我的也只有他們,我們之間的鴻溝也漸漸磨平,與父母和解大概就是我主動跨過那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