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侯英裔

秋雨淅淅瀝瀝的,懶得出門卻偏偏有事。不情不愿的跨上電動車,沿虎玉路過陶瓷品市場往東朝饅頭山方向駛去。

車進大資福廟前路。路上安靜得很。路面干凈得很。迎面涼風直入肺腑,把住在隔壁的心臟也吹得靈清了許多。不覺東看西望。路南側有一座青色牌坊,上書“桓侯英裔”四字,此時被雨水洗得徒有凄涼。

蒼頡弟子當年看到呆呆的豎在驛站、官署旁做標記的木樁子,就取了“木”,貼上“亙”來稱呼它。后來千年的木柱熬出了身價地位,有了個國家頒布的職稱——華表。有了固定職稱,“桓”就肩負了其他重任,兼職了“辟土服遠、克敬動民”的義項。

張飛大概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獲“桓侯”謚號的。他死后,后主劉禪在景耀三年(260年)追封的。我和張飛彼此不熟,但知道他有張苞、張嗣兩兒及長孫張遵。“英裔”就是指張飛的后代子孫。不過,好像沒有聽說張飛后代與杭州有什么鳥關系。

裔,總要有點有血緣關系吧?這個“英裔”是誰呢?約莫謎底在對面的大資福廟?

待我從饅頭山無功而返,雨還是在淅淅瀝瀝的。一不做二不休,進大資福廟權作躲雨,順便也去拜訪一下張飛的“英裔”。

大資福廟貌不出眾,若把黑瓦下的朱漆大門改成黑色,去掉“大資福廟”的牌匾,倒有幾分像是衙門的感覺。

進得前殿,兩面貼了許多現代工藝的宣傳墻報。雖光線昏暗,上面的字還是能看個八九不離十。粗粗一掠,才知道這里不是佛國圣地而是個道教洞天。

進得天井,左右兩邊有廂房,此刻木門虛掩。東側依墻,有今人劉江篆額、王翼奇撰文、駱恒光書丹的一塊碑。幾位大佬合作的碑,昭告了這廟里供奉的非比一般,點了名是“宋張烈文侯”,張憲是也。

明代狀元唐皋曾有《宋張烈文侯祠碑記》:侯名憲,蜀之閬州人,武穆愛將也。……賊檜倡禍,與張俊謀陷武穆,……又執憲于鎮江,榜掠無完膚,卒不受誣。歲終,獄不成,檜以手書付吏,即報飛死,侯與云皆棄市。嗚呼,不亦冤甚矣哉!……后檜死,冤始白。……侯亦謚烈文,里人立祠祀之。廟在委巷中,無人瞻仰,而墓臺荒穢,莫為修治。

岳飛愛將張憲,年輕勇猛,剛直不阿,雖卒于冤屈,但英名流芳百世。說是“英裔”,一點不為過。但因為姓張,又都是蜀中之人就推定張憲和“桓侯”張飛有關系,這文章做得有點牽強,張憲有靈,斷不會同意這種“傍大款”的現代貓膩的。我也覺得,真還不如“傍”蜀中鶴鳴山得道成仙,創五斗米道的張天師更有說法,可以把道觀、張姓天師和張憲英雄三位一體的連在一起。

我一面胡思亂想,一面自以為理出了頭緒,穿過天井,拜見了一尊神像——必然是張憲。大殿很靜,連雨聲都退避了。有兩位道長在殿左右兩側案前,一人揮毫練字,一人硬筆抄文。唯角落里坐著一個包裹得看不出年齡性別的環衛工人。此人興許下雨無法施展個人職業特長,又無人搭腔,長時的無聊便找到了我施展了一下業余導游的口才。一開口,喔賽,是女的,大姐。

大姐嘴里的的大資福廟,估計源于杭州民間傳說,讓人受刺激的多了。她說,張憲廿多歲就被砍了腦袋,還被惡胚秦檜切成72塊,亂丟在杭城的各道各處。百姓念張憲罪過,自費在眾安橋、祖廟巷、東山弄等地方建了72座廟。當年不敢公開紀念張憲,就把廟叫做資福。

我不信,再善良的杭州人到時也會打點小九九。念張憲罪過,好心收尸不假。其實,私下里,多少還是希望這位猛將能做自己的庇護神的,資點福的。果然,大姐說了,七十二座資福廟讓杭州迅速形成了“十里八鄉拜張憲,求福祉、保平安”的風俗。

至今日,杭州留存下來的資福廟只有我腳下的這一座了。那個風俗干脆就聽都沒有聽說了。

大約資福寺已經久曠人跡,難得有我這樣前后窺探無意離去的客,揮毫書寫的道長擱好筆,趨步走近我。

“道長尊姓?”我不知此地如何算是禮貌,只能撿熟悉的用語。

“何。”聽不出哪里口音的普通話。

“敢問觀中有幾位道長?”

“六個。”

“請道長指點,為何資福廟供奉張憲?”

“道教是我們土生土長的中國民族宗教,歷史上的中國英雄人物,只是在道家供奉。”何道長一副當仁不讓的神色,口若懸河起來,但語速緩緩,似有仙氣。“你看,關公、岳飛,都在道家供奉。道教是傳統的以漢文化為主的漢人宗教,基督、佛教都是外來的,不會收中國人的。

你說張憲。供張憲將軍的資福廟現在有兩處。閬中一處,因為張憲是四川省閬中江南鎮閬南橋村張家花園人。另一處就是這里。其實將軍是進不了廟的,哪怕做了英雄,也只能在廟外做護廟。王侯可以。譬如錢王寺。張憲后來追為烈文侯,就可以進廟了。

寺和廟不一樣,廟是出家之人、修行之人居住的。稱資福廟是不對的。寺可以,起碼是供奉的。民族英雄用宗祠比較恰當。在臺灣就還有“忠烈祠”,不是官方的,是民間的。其實,這里應該……”

何道長的話,我不是很贊同。寺和廟確實有區分。寺,原意是官署,也指中央機構,如太常寺、大理寺。后來主尊供奉佛菩薩的為寺。廟,才是可奉祖先,即祖廟;也可祀德才之人,如關帝廟;帝王理事處叫廟堂;供神了就叫龍王廟、土地廟等。至于宗祠,即是祠堂,是漢民族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是宗族的象征。

本來我想與他切磋一番的,見何道長欲言又止,我順勢接上話茬,建議他要求政府印點小冊子,普及一點這方面的知識。

何道長難掩無奈的說,這里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宣傳要聽搞文獻資料的人的話。我的這些話是不會納到里面去的。“同樣是紀念民族英雄,岳廟每年接待香客上百萬,岳飛有名啊。張憲太年輕就死了。連這個資福廟都和過去很不一樣了。現在不是廟的格局,是衙門的格局。原來有橋,五十年代造鐵路后被拆了……”

何道長指了指天井西側,與三位大佬合作的碑對面,也有一塊顯然年代久遠的多的碑。近前一看,果然是。記載了大資福廟上溯最近的一次重修,是在整整240年以前,即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何道長所說的那座橋叫聚魁橋。聽說廟東側緊鎖的廂房里,至今還保留著一塊當年的《重修聚魁橋碑記》。

我沒有見到《重修聚魁橋碑記》,不知為何不示與人。不過,被何道長點破,我抬頭看了一下資福廟,果然沒有一般廟里有的雕梁畫棟,只是有扎實簡陋的木梁屋頂。與岳廟相比,大資福廟果然有點讓人心酸。張憲幸有六位道長陪伴,把個大資福廟整理得還是干干凈凈的,讓他有個安身之處。

出了資福廟大門,腦袋一熱,想起當官的在現在這個季節作報告必用的八個字“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看著仍是淅淅瀝瀝秋雨,覺得很諷刺。很像冠以“桓侯英裔”的,大資福廟里的張憲。

“同樣是紀念民族英雄,岳廟每年接待香客上百萬。岳飛有名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01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1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6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3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3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5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05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1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2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8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將電話鈴聲設置成隱形的翅膀
    苗苗爸媽閱讀 75評論 0 0
  • 好吧,我承認也許這篇文章是一篇反雞湯。 對于主頁上出現的許多關于大學生怎么過的文章其實我看的很多了,也總覺得缺點什...
    林森繪閱讀 373評論 1 3
  • 紛擾的心, 我怎么可以聽見你的聲音? 我不愿想起我是誰, 冥冥中, 找不到你, 假若你是淌在流水里的小船。 悠閑得...
    流過一紙荒唐淚閱讀 125評論 2 1
  • 如今我已不再置身事外, 一切色彩皆已化入 聲音與氣味。 且如曲調般絕美地 鳴響。 我何必需要書本呢? 風翻動林葉,...
    斯人會閱讀 30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