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完成了幾個咨詢,發現大家通常有著這樣的困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希望能在喜歡、擅長的領域去自我實現。
譬如來訪者Y女士,工作不到三年,現在在一家網絡公司做新媒體運營,而她更想去做一名職業作家,擔心時間浪費在了不太喜歡的事情上。Y覺得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如果現在立刻開始寫作并刻意學習,能以最快的速度成為一名作家。
是繼續做著被KPI圍的團團轉的工作以求一時的茍且,還是選擇每天被夢想叫醒,開始自我實現呢?
談夢想,在過往的案例中不難發現,每個人說出自己的夢想的時候,眼睛會閃耀著與眾不同的光芒,聲音都會變得特別清亮,動作放松,通過肢體語言就能感受到他們對于夢想的希冀。
但是談到現狀,來訪者就會突然眉頭緊鎖,陷入沉思,夢想雖有,而現狀又不可逃避。
Y想去全職寫作,而她最大的擔心是如果全身投入到寫作的學習,意味著長時間沒有固定收入,不僅要“吃老本”,更有可能還要伸手向父母要錢補貼。我問這件事她怎么看。她說剛剛工作穩定,收入剛好夠個人開銷,如果持續沒有收入會非常的沒有安全感并且自尊心也受不了。本來是想著去自我實現的,但是如果在自我實現的路上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這更加沒辦法接受。
其實,一個人的生涯發展會有不同的階段任務,分別是生存期、發展期、和自我實現期。
生存期的核心任務就是解決生理需求以換得安全感。通俗的來說,掙錢,就是初入職場人的第一需求。正如Y所說,只有經濟獨立,才能產生內心對自己、家人對自己、朋友對自己的尊重。而只有這份自我尊重才會覺得安全。
發展期是生涯的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越過收入看增速,越過賺錢看本錢。在發展期更應該關注個人能力是否能夠獲得職業收益的加速度。
而Y說的自我實現—寫作,已經來到了生涯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稱工作為“calling”,calling有呼喚和召喚的意思,大有天命不可違之勢。在自我實現期期,會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用自己喜歡的工作方式,確定自己的成功標準,并開始從外部評價回歸到內心。
古典老師,對生涯三階段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可以把生涯三階段想象成一個三級火箭。一級火箭幫你加速起飛,脫離大氣;二級火箭獲得加速度,此時火箭已經可以真空里勻速飛行;三級火箭用來調整方向。
如果想跳過一二階段,直接飛到外太空,很容易遇到各種問題。譬如,現實的財務問題。
15年的十字辭職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風靡網絡,讓苦逼的職場人有了拎包就走的沖動。但是很快有了十字神回復“存款那么少,看你能去哪”。
很多人選擇不去面對現實的財務問題,恨不得立馬能進入自我實現,并為一份事業奮斗終身,所以頻繁跳槽,越跳越失望。在找喜歡的工作的路上越來越遠。
而事實上,即使有的人很幸運,第一份工作就很喜歡,你以為TA就能夠立刻開始自我實現了嗎?他還是要從生存期走起。哪怕高學歷,也要先從一堆雜事做起。腳踏實地的工作,滿足生理和安全需求。因為,這就是生活。
所以,想被夢想叫醒,你首先要知道:談自我實現首先還是要先看錢包,要么多掙錢,要么就省錢。先生存才能求發展。
再談發展期,發展期需要我們關注到金錢以外的事情:能力、資源、平臺。
譬如Y想去寫作,第一步還是需要積累寫作方面知識和能力,離自我實現依然有距離。現在微信公眾號、簡書、知乎上有大量大咖的文章。想要靠寫作去自我實現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如果沒點真正的干貨是很難獲得關注甚至贊賞的。
所以成為一名職業作家,根本上還是要談能力。現在去搜索“寫作班”,網上信息一大堆。很多社群和媒體人都開始教授寫作技巧。有這樣的需求也反映著一個現實。想成為一名職業作家還是得從學習理論知識開始,然后不斷刻意練習。
當然經過學習知識和刻意練習,不代表你就可以自我實現了。因為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才可以走的很遠。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在工作的過程中學會人際交往以及人脈社交,依靠平臺的力量。通常還是會死的很慘。
對于Y來說,現在的工作正是給了她一個平臺先謀生,謀生之外持續學習,更給了一個人際交往、社交能力的實戰鍛煉場。
所以,想被夢想叫醒,其次你要知道:為實現夢想,在當下可以積累的能力、平臺、資源是什么。
談自我實現,上面提到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喜歡的方式獲得想要的價值。
所以喜歡和興趣就很重要,并要經得起時間的推敲。
談寫作,職業咨詢界寫作最牛的是古典老師,看到這牛逼紅紅的光環,確實讓人心生羨慕。而六神靠已靠作年入百萬,某某打咖開寫作班,月入10W。
這都在向我們傳遞著這樣的信息:寫作=牛+錢
但是現實真的如此嗎?除了看到寫作的光環之外,更應該去學會看到褪去這些職業的光環,了解這個職業的真實寫照。你可以通過知乎、在行、分答、BBS、豆瓣,看牛人的經驗分享,也要去看看草根的吐槽。或者你不僅僅要去看看大咖們的現在,也要去看看大咖的過去。
而信息的全方位了解,深入的去了解一個職業的喜樂與憂愁,去除職業的形象看到素顏照,才是做決策的第一步。
在了解完外部信息之后,接著需要來和自我信息進行一個整合。而當你處于職業焦慮期,因為當下工作的不滿意著急換向的時候,通常你的選擇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這也正印證了為什么頻繁跳槽越越跳越差。因為你并沒有找到真正想要的,而是為了逃避不想要的。
而關于自我實現的方向,是經得起時間推敲的,從一開始的興趣,如果你已經開始主動學習,并且開始刻意練習精進能力,狀態相對恒定,才能初步判斷這個方向的準確。
而Y的寫作,在還沒開始投入的情況下,目前最合適的做法就是作為興趣來培養,用下班后的時間持續學習,直到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等能力逐步提升,再持續投入繼續刻意練習,直到可以兌換價值。。
談自我實現,更重要的就是堅持。我們看任何一個行業的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長的領域,至少精耕細作了10年以上。
或者就拿六神來看,首先他在寫作之前就已博覽群書,有深厚的知識積累和沉淀。另外,在寫作之后,當時還是程序員的他,堅持日更。并且基本上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去機場去做書推的了路上。辦早讀會,堅持每天早晨六點半早讀。所以,想要牛逼,不僅要積累、堅持,更要做好苦逼的準備。當下的任何苦逼,都是在為以后的牛逼做準備。詩和遠方一直都在腳下,只是看的太遠,忘記了當下。
想被夢想叫醒,你還需要知道:自我實現并不是為了逃離不滿意的康莊大道,而是要經得起時間推敲的內在需要,選擇好了方向,堅持。回歸當下,謀生,積累能力、人脈和資源。
最后你會發現,其實牛人和你的差別是:他每天真的是被鬧鐘叫醒的,而你還在希望被夢想叫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