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
? ① 5月進度完成率 30% 不到
(10.5H / 38H = 28%)
②? 為什么要看“歐神文集”和“東川豆”
? ③? 傲慢與偏見 以及第二季的定位
? ① 5月進度完成率 30% 不到
“1小時閱讀寫作組” 給我的業余“讀寫”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主要來自于看到月末總結時候血淋淋的證據。 我自覺得是喜歡閱讀寫作的,可今年3月-5月衡量一下,數量并不是很多。一方面這段時間選擇的東西,比較偏重實戰,另一方面,在留學,職業發展,戀愛處理的關卡上,我必須把看書寫作的權重往下降。
4月時候覺得需要通過打卡的方式促進學習,也請教了@怡方美女使用“趁早”app,但在workday執行很難。 因為日本工作需要保持12小時左右(我一般7:30 - 19:30 在公司),個人身體原因為了保持8小時睡眠(21:30 - 5:30),剩下時間,真的很難擠出完整一小時。
所以應該怎么辦?
A 用電車上的零碎時間拼湊
B 減少工作時間(同時也減少工資)
C? 減少閱讀寫作時間(只看我覺得高價值部分)
A + C 是我6月的暫定策略。
? ② why 歐神文集和東川豆
歐神文集兩個目的:
i 提高格局調整三觀(關于經濟學和政治)
ii? 買房前的預備知識
特別是ii 的部分,因為接近實戰經驗,在看完“基礎篇”以及部分“筑基篇”后,我開始正式接觸不動產公司的人,開始考慮在日本投資高售租比二手房(租金可以抵消銀行貸款那種)。 此外,因為網上歐神文集的電子書,只總結到了“基礎篇”(50萬字左右),從“筑基”篇開始,我打算嘗試邊學習python爬蟲接口來加速信息收集,抱著一舉兩得的目的。
東川豆的目的,歐神的關于時事政治的學習,很大部分來自東川豆。 → 但東川豆文章各種特別用語和隱晦文學手筆對我來說真如砒霜。(6月開始放一放,待以時日再次體會)
? ③? 傲慢與偏見 以及第二季的定位
比較固執的原因 ,朋友推薦的大部頭書,大概是3個完全不同領域人以上推薦才決心讀的,因為讀書的速度不快。 “三體”是這樣,收獲頗豐,“傲慢與偏見”期待也是這個效果。 5月無法找出時間來,6月不知可否。但是讀書是自己的事情,如果是正確的事情,總會找個時間去做。
第二季的期待,希望可以通過新的mechanism(機制)提高參與度和收獲度,感覺進入4月5月,各種事情一進來,交流的動機就減少了。 這一直是任何組織起來后過了激情期之后,如何延續的課題吧。家庭也是,企業也是 。 可持續發展。
“運營,很重要。”
雜亂的一些提案(擦邊經濟學原理里面促進人的動力):
a. 設立“學習基金”,來源自年會費 (20 ~ 50 RMB/年, 10人,200-1000RMB 可以買一部分電子書和課程 )
b. 提高交流質量。 1周一次交流的情況,換成2周一次. 但每次保證1小時全程參與,
? ? 參與前需預約,中途取消? 付取消費(20元/次) 進入“學習基金”。
c. 月末總結 賞罰機制 ?
d.? 有一個成立宗旨怎么樣? 比如“高效 認真地成長”
e.? 起個團隊名稱怎么樣? blackmirror(英國一個科幻系列連續劇“黑鏡”)里面有一個是 Sense8 說世界各地8個人,可以相互共享語言,技能,情感。 我們是不是也是這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