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6:45趕上了回程的飛機,走得很匆忙,6:05檢票我們才趕到機場,慶幸酒店的送機車輛還算準時,不然真的要與首班航班擦肩而過。
我們趕到登機口時廣播里面都已經在叫我們的名字,當時還有些納悶,原來飛機真正的登記口還在“遠方”,機場內巴士轉送到登記處。我們是最后上去的三個人之一,我們上去之后就準備起飛了。
匆匆的來,也匆匆的離開,雖然沒有帶走什么,也算沒有留下太多的遺憾。
早餐時間到了,領到了一份“營養早餐”和一瓶礦泉水,打開里面有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你欠生活一個遠方,畫面也很應景有味道。
這次的西安之行可能就是2018我欠生活的那個遠方。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沒有想象的美景,古城才是西安真正的韻味,2018,我們一起去感受過西安的氣息。
第一天,我們計劃就在市區逛逛,早上起得比較早,因為要換一個好一點的酒店,先把行李放在酒店,然后順利的開始一天的計劃。
西安城墻是我們來到西安去的第一個景點,據說是目前保留比較好的城墻,來到西安總是要去看一看,走一走。原本以為過年人應該比較少,卻是意料之外的人多。
第一天天氣比較好,我們到門口很多人排隊買票,沒有上去之前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期待,買好票排隊走進去之后,映入眼簾的是一些燈展,如果是晚上可以看到各種燈會,其余的就是古城墻,人多,擁擠,城墻很長,有游覽的觀光車,有自行車,我們只是步行走了一段距離,看看城墻外的風景。
城墻外表應該都是重新修復的,除了人多,真的什么也沒有看到,也沒有感受到多少歷史文化的韻味,城墻上間隔一段距離有一座城樓,印象中有一座敵樓,簡單的布局結構,古代為了防御敵人和探測敵方情況而修建。真正也沒有看到太多的東西。
走馬觀花一趟我們就往回走,西安城墻外的公園早上有很多鍛煉的人,公園的環境反而比城墻上好一些,在下面走著還能感受到一絲城墻的高度和氣勢。遠遠的感受一下還會少一些失落。
逛完城墻,我們去傳說中的鐘鼓樓,也就是兩棟樓:鐘樓和鼓樓。到了之后才知道這兩棟樓僅僅就是兩棟樓而已,看過城墻之后,看著上去樓上還要排隊買票,我們直接放棄了走進去。
最后就是在下面看一下,周圍轉一下而已,這樣或許會少一些失望。這兩棟樓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又在西安市中心,所以這里的人也同樣的擁擠。
這里可能更吸引人的是回民小吃街,一條街遍布了西安特色小吃和美食,除了美景,美食更加吸引人。西安有一個特色就是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肉夾饃、釀皮、biang
biang面。這條街道自然也不會少去這些特色,當然還有陜西十八怪里的鍋蓋餅。
我們走到這條街,隨著人流感受了一下這里的美食,想想還是貴陽的小吃更有味道,更適合我們的口味。只是來到一個地方不僅要看風景,也要嘗試一下這里的美食,感受一下這里的風土人情。
逛完鐘樓,逛了小吃街,我們開始了下一段旅程。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園,也是來西安大部分人都會去的地方,反正第一天就只打算在市區逛逛。一天還有時間,我們坐地鐵到了大雁塔。
到了之后發現人更多,大雁塔和想象中的一樣就是那里有一座塔,后來才知道是在寺廟里面,夜晚這里可以看音樂噴泉,音樂噴泉自從看了天河潭的音樂噴泉之后也沒有太大的好奇心。我們到那里轉了一圈就想著沒有什么好玩的就去大唐芙蓉園,兩個地方本來也離得比較近。
逛完大雁塔公園時太陽已落山,一天的時間也快過去了。走到大唐芙蓉園門口排隊買票進去看燈會的人更是排了幾百米長隊,看著那種人流,進去就為了看燈會,我腿都開始發軟。找了一個地方坐著休息,實在太累了,對燈會也不是非常的感興趣。
最后果斷回酒店了,一天都在路上度過的,出來玩就是花錢買罪受一點都沒有錯。
第二天,天氣和天氣預報一樣準,下雨了。出門也晚了些,開始的這一天也是路上占據的大部分時間。我們去看兵馬俑,人多,車少,路遠。再加上天下雨,給出行又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我們折騰一天到兵馬俑已經下午三點,我們到售票處都還算順利,買票排隊的窗口比較多,因此也很快就買到了進去的票,本來是應該請一個解說員的,想著先進去再說。我們就檢票進去了。
在外面的時候沒有想到里面會有這么多人,這么擁擠。去看銅車馬的時候,所有人流蜂擁而入,才到銅車馬旁邊就已經被人流擠出來。只是遠遠的看到一眼,更別說還聽聽旁邊的解說。完全沒有機會停留一秒。
那種擠除了人山人海,還要被迫前行。被擠出來也返回不了我們就去了下一個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主要有三個兵馬俑坑,我們先去了一號坑,里面就是一片廢墟,有一些兵馬俑殘片,都沒有看到兵馬俑在哪里。這個坑人也很少。有解說員的就可以看得久一點,我們就只是斷斷續續聽到別人一些解說,關于那些兵馬俑的類型。
很快到了三號坑,這個坑進去終于看到了兵馬俑,一進門就有很多人擠在門口,這個坑據說有七千兵馬俑,終于有一點壯觀的感覺,但是少了解說員我們只能走馬觀花一遍,拍幾張照片。偶爾聽到旁邊的解說也是不連貫的。
二號坑比一號坑好一點,里面有幾個小坑,可以看到幾個兵馬俑,面積比一號坑還要小很多,很快我們就走出來了。
走馬觀花也花去了我們兩個多小時,走出來也是五點多快六點了。原本計劃再去華清宮,但是天又下雨,去華清宮也還有一段距離,最后直接坐車回酒店休息。最后一天就去華清宮和驪山,結束這段旅程。
去之前看了一些華清宮的攻略信息,都說不好玩,就是去看別人洗澡的池子,但是因為華山又不方便去,時間也來不及,晚上要去機場的酒店第二天趕早班機回程。
所以最終還是去了華清宮,看看楊貴妃洗澡的池子。我們早上起來就收拾行李,先到臨潼汽車站把東西存了。輕松的去玩,每個景點進去都會有很多解說員在那里拉客,我們剛好遇到兩個人,后來和他們拼團請了一個解說員。
有了解說員的解說,我們在華清宮里面走了一圈,每個地方解說員都會跟我們說一段歷史,這里確實是看古人洗澡的池子,還有里面有很多游客泡溫泉的地方,但是我們完整了聽的一遍,不管記住了多少,但是至少印象是完整的。
看過了楊貴妃的海棠湯,西安事變的五間廳,聽過關于兵諫亭的由來,去了驪山的烽火臺,這段旅途的最后也算是完美了。
最后一天深深體會去西安這樣的古城一定要請導游,要有解說,正如人們所說去西安不是去單純的看風景,是去看歷史古跡,看文化名人,每一個地方都有歷史的背景故事。如果單憑自己看,那會少去太多旅行的意義。
這些是西安走過的路,看過的景,還有西安吃過的美食。
第一頓早餐胡辣湯配牛肉餅,西稍門的早晨很安靜,街邊門店都是關門閉戶,因為過年很多門店都還沒有開業。我們住的地方出來剛好路過一家早餐店,生意也比較好。看了附近都沒有吃的,就走進去了。
排著對的人都在等著吃他家的肉餅和胡辣湯,我點了兩個餅之后弱弱的問了一句有粉面嗎?老板還是聽到了,心想這人肯定不是本地人。然后我又弱弱問一句那個湯還有嗎?指著她前面那個空鍋,她說稍等一下,胡辣湯馬上來,同時也有很多人問。
后來我就點了兩份胡辣湯兩個餅,面前一鍋餅十三個都是被別人買了的,只能等下一鍋,沒有辦法沒有吃的只能等了。
大概二十多分鐘以后到我們了,餅味道還不錯,吃一口感覺應該點四個,但是想著人那么多又得排隊就算了。喝一口胡辣湯,其實不只是湯,里面放了很多蔬菜類的東西,也不知道怎么做的,最深刻的味道就是花椒的麻,其實辣的味道只是一點點,還有很多人胡辣湯不要辣椒的。
到西安的第一頓飯就是胡辣湯和餅,對于北方的餅確實比我們自己做的餅好吃些。胡辣湯那就算了,吃不慣。
回民街的肉夾饃,釀皮,大魷魚,鍋蓋餅。肉夾饃吃一次還可以,釀皮吃了第一次不想吃第二次,那個醬的味道太濃,大魷魚總少一點什么。鍋蓋餅估計打死我我也不吃第二次,比木頭還硬,沒有味道,不甜不咸,表面的瓜子仁也沒有瓜子仁的香味。
羊肉泡饃加肉夾饃又是一餐,一頓泡饃吃了一百多,原來是量比較多,臘牛肉肉夾饃也吃怕了。羊肉泡饃量多直接吃不完,主要味道也吃不習慣,總之滿大街的面食早已經把我們征服,尤其是某人一天都在抱怨吃不飽,鬧著要吃飯。再呆兩天日子沒有辦法過了。
這些就是我們吃過的西安美食,未來的一個月不想吃肉夾饃。泡饃回去沒有以后也不想吃了。美食沒有想象的美味。
這次西安的旅程,想去的地方也去了,想吃的也吃了,不想吃的也吃了,這次一些人好像比之前更耐心些,比起去玉龍雪山麗江的時候愉快些。或許是我們身份都變了。
不管怎樣,雖然有一點點的遺憾,沒有想象的盡興,沒有向往的那么美好,但是這段旅程應該是最值得紀念的,最難忘的。感謝有你的陪伴,感謝你的包容,感謝有你的每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