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電影是一定要去看看的,外加演員陣容是我的愛。王凱帥呆咯,蘇有朋和林心如從對手戲變成導演和演員的關系,也是一大突破。
? ? ? ? 張魯一的演技值得夸獎,真的很贊。一個沉默的人,一個熱愛數學的人,一個為愛獻身的人。
? ? ? ? 我沒有看過這部小說,也正是因為這樣我選擇先看電影,打算在沒有原著基礎上去品味蘇有朋的這個電影,去感受這些演員的演繹。
? ? ? ? 蘇有朋的第二個小說改編電影,其實我覺得比第一部還是很有進步的。饒雪漫的《左耳》改編之后說實話確實沒有很好,只能說演員陣容不錯吧。哈哈,對!就是演員陣容,這次也是有了王凱的很大功勞啊。
? ? ? ? 這次以王凱(唐川)為視角去演繹這個故事,也不錯。但是前面的鋪墊有點長,導致后面重頭戲的部分不大突出。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對他的聚焦有點過于刻意。
? ? ? ? 門鈴聲的運用我覺得很贊,幾次都有不同意義,拖出后面劇情。看似很平靜的門鈴聲,卻暗藏洶涌;看似平靜的鈴聲,卻是故事的重要部分。前夫進來時候,將劇情推向一個高潮。鄰居張魯一(石泓)兩次平靜的按門鈴,其實在門外的他早已知道屋內的情況。當王凱(唐川)問張魯一(石泓)林心如(陳婧)究竟為他做了什么的時候,第三次鈴聲的意義就來了,“因為她救過我的命”。一個新的鄰居的問候,一張謝謝好心人的卡片,都是他繼續活下去的理由。說實在的當我看到這個卡片的時候我鼻子發酸了,這是本片第一個淚點。第二個在后面,我后面再細說。
? ? ? ? 我一直在想如果結局停在張魯一(石泓)說“我贏了”的時候多好啊。雖然有點無厘頭,但是我覺得既然結局觀眾已經很清楚了,也知道兇手是誰,更知道這個“跟蹤狂”其實是有愛的,是完完全全為了保護林心如(陳婧)的。那就不要再把這個數學奇才苦心編排的戲給破掉啊。第二個淚點,就在林心如(陳婧)跪下來對張魯一(石泓)說對不起的時候。我哭了,是真的掉眼淚了。我看到張魯一(石泓)的眼神,我給他的演技打滿分。我可以看出他眼睛在說“你為什么要自首”,那種功虧一簣的感覺,那顆想要保護救命恩人的心,這一刻張魯一(石泓)的眼睛是有戲的。而林心如(陳婧)的哭戲也是可以給九十分的,只是我突然好想說上一句“傻女人”。只為之前林心如(陳婧)說他們都不是好人的事,不過也好,在最后導演給了張魯一(石泓)清白。噢!不對,應該是作者給的清白。
? ? ? ? 全片沉穩、緊繃。是一部沒有尿點的商業片,個人覺得還是不錯的。電影其實是無關情愛的,至少對于我來說是這樣理解的,最多最多有一個小小的單戀,甚至連單戀都不算。就像是在報恩,這個邏輯性比較強,很符合這個數學奇才的身份。生活就是這樣的殘酷,帶給他陽光和希望的美好女子卷入了兇殺案,成為了兇殺案的案犯。這也使這位數學奇才的人生走入一條不歸路。
? ? ? ? 作為一個推理劇,我覺得最大亮點還是那個不在場證明的設定,怎樣才能讓這對母女擁有充足的不在場證明呢,這位數學奇才不惜為此殺死了一個流浪漢,重新制造了死亡時間,所以后面即使真相大白,他也依舊是一個殺人犯。警官的那句“都帶進去吧”真叫人絕望!
? ? ? ? 這部片子我愿意刷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