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坐在小區里的公園椅上,拿出手機碼字,來抒寫正在包圍我的那股濃濃的幸福感。
在我的周圍,是將暮未暮的天色,空氣清涼宜人,眼前盡是綠樹青草坪,休閑玩樂的人們,耳旁是孩子們的嬉戲歡笑聲……
而在這之前的十幾分鐘,我從公司出來,和身邊的其他年輕人一樣,在路邊解鎖一個共享單車,騎行在下班高峰的車水馬龍里,耳邊晚風習習,吹拂耳面和心靈,令一天的辦公室疲勞瞬間煙消云散。
每次騎共享單車都能讓我的幸福指數升高,共享單車是中國經濟共享化的典型,作為體驗者,直接的高度參與,讓我感覺到自己正在觸摸時代發展的脈搏,與之共振,自己的脈搏也在一起跳動,活力滿滿,熱情洋溢。
不說它所代表的意義,就看單車的實物本身,輕盈的車身,漂亮的顏色,時尚元素、朝氣蓬勃,人很難不被感染,充滿希望,幸福開花。
再拋開這所有的因素,我想共享單車之所以讓我有觸動還是因為,它讓我體驗到了一種舒適的距離:擁有它,卻絲毫不為其所累。我想,這應該是人與物甚至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系狀態。
天色還早,而且我還不想這么快就結束共享單車的騎行。便在快到家的一個路口,拐彎去另一條街上的面包店,買我最喜歡吃的蒜蓉法棍,然后在回來的路上構思明天的早餐————要用現有的食材做出什么花樣。
前段時間陷在一場大的負面情緒漩渦里,我掙扎著讓自己去創造美好,讓自己的周遭盡可能多的充滿美好,便開始在早餐上花功夫,隔三差五的早晨,做一頓好吃營養又好看的早餐,這一舉動確實改善了沉悶壓抑的心情,所以我對此充滿感激,并持續告誡自己:不要停止創造美好。
騎車繼續行駛在美好的黃昏美好的街景里,經過一個記憶中村莊氛圍的小區之后,我熟悉的那個小區就出現了,這里熱鬧而安靜,
從前天開始,我開始了自己的理財愛財計劃,原本想著一次只培養一個計劃,但現在我決定插入一個新的習慣培養計劃,那就是每天早睡早起,早晨早起跑步和走上上班的路,享受清晨,利用早晨和上午的時間,高效完成一天的工作量,不再每天加班到天黑,在黃昏來臨時下班,享受完整的黃昏。
寫下以上這些的同時,我仍被兩種思維夾擊著:一種是我要先刻苦工作才能收獲好的生活,就像今天的工作沒有完成,我卻沒有像以前那樣選擇加班,這件事讓我耿耿于懷,讓我在這一大堆美好面前,有點心虛;除非我換上自己的另一種思維,那就是:我要先充分享受生活,才能更好的去工作,人在最放松最自在的狀態下才更有創意,才能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
但很多時候,自己總是被前一種思維約束著,認為自己如果不好好工作,沒有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績收獲大回報,就不應該和不配好好享受生活。結果工作一直不好,就一直壓抑著自己享受生活的心情。
現在想想,我真的要反過來試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