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休息一晚后,第二天就開始了找房子的征程。
早上有位西班牙小哥帶著我們找,大概就是在電線桿之類的柱子上找租房信息,看中合適的就打電話問。后來小哥去上班了就先帶我們去了一個華人老板那兒辦了當地電話卡,之后我們就自己找。
找房子確定挺累的,全程找貼在桿子上的各種anuncio,看好了打電話,然后開始練聽力,努力跟上板鴨人的說話節奏,我記得最后下午四五點那會太陽正大,我聽著電話那頭一直balabala地說,簡直絕望哈哈。
當天我們差不多走遍了整個圣地,沿途也欣賞了美美的風景,對于從未見過歐洲風情的我來說,圣地真的挺好看的,經典歐洲小鎮的風光。
找了一整天房子,也看了幾套。一套采光不好,兩套在市區怕晚上太吵。于是就預訂了第二天要去看的房子。還好第二天很順利,看了預訂的房子后就決定租了。然后就把行李搬過去,添置家用。
板鴨的空房子還是挺多的,兩人間到四人間都有,而且大部分房子都是之前租給留學生的,什么鍋啊盤子都有,有的還會有遺留下來的電飯煲。我們就每人買了一個碗,還有一些小東西。這里有個小建議:在板鴨呆一年的話像拖鞋、床單被罩、餐具、保溫杯都可以帶的,都是小東西不會占很大的空間,過來買又貴又不好買。(ps:板鴨四件套沒有床罩的,一般只有床單、枕套還有一個大罩子,蓋在被子上防塵的那種)
(ps:這邊很大的斜坡真的很多,每次上完課又餓又累還不容易快到家了還要爬個大坡只覺生無可戀。而且這邊停車都是直接停在斜坡上,我曾經看到一司機直接從斜坡上倒車,感覺坐在車里像坐過山車似的,所以…板鴨考駕照應該很難吧…下圖)
差不多安頓下來之后就到處逛了逛,我們住的地方離北校區比較近,教堂在北校區和南校區之間,所以經常經過教堂。教堂每天游客都很多,經常會看見一大波旅行團,歐洲人比較多,說英語,亞洲面孔一般就是中國人或者日本人啦。
圣地亞哥是個宗教城市,據說是和羅馬、耶路撒冷齊名的“三大圣城”之一,有個著名的“朝圣之路”,西語名“el Camino de Santiago”, 朝圣者可以在當地買一本朝圣者護照,沿路在住宿地、教堂等都可集章,到了終點就可以兌換證書留作紀念。而路線都會用貝殼作標記,每年都會有大批朝圣者來走“朝圣之路”。我在教堂附近經常看到一些人背著大背包,背包上掛著貝殼,這就是朝圣者的標志。
至于吃的,板鴨很著名的就是海鮮飯了。我和一起來這邊留學的同學一起約著吃了一頓,這邊米普遍都比較硬,海鮮飯也是這樣,不過很香,是檸檬和海鮮混合的清香,一點都不膩。吃海鮮拼盤之前也可以先擠點檸檬汁上去,很爽口。
還有一種甜點,小蛋糕之類的,被稱為“十字軍面包”,可能就是因為上面有個十字架吧,應該算圣城的特產,很好吃。
最后放幾張圖
每次看到最后一張,都會想起那句——“愛你的每個瞬間,像飛馳而過的地鐵。”
(文藝病又犯了)
還看到了我喜歡的小王子
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