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跟我說發現中國的孩子。做事情沒有自信。性格上唯唯諾諾的。
由于中國大多數父母采用的是批評式教育,你是說孩子不能夠批評,而是父母不知道如何正確的批評,正確的批評的話是不會導致這種結果。
對于一個孩子最重要的并不批評,而是如何讓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從錯誤中快速的學習,改正。
所以家長們應該好好想象是不是你批評孩子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讓孩子更好的改正嗎?
很多家長還相信三歲看老這句話,相信這句話的家長往往很容易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就是這是天生的,改不了。陷入一種固定式的思想。
根據最新的腦科學的研究,人的大腦是終生可以塑造的,70多歲的老人通過訓練都可以提高腦力,更何況小孩子呢?
要知道我們面對困難,錯誤其實最好的思維心態是成長性的心智模式。
1 錯誤是不可以避免的,人類都是不斷通過試錯來學習的。
2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去改錯
3叫孩子改錯并不可行,有效的改錯是知道為什么錯?然后家長的身心去示范。
比如,當孩子玩具沒有亂放的時候,我們應該表揚他以前積極行為,然后之處為什么錯,最后示范。
一般是要這樣說:寶貝,我發現你以前非常棒哦,都有將玩具放回去,今天忘記了吧,沒關系,媽媽相信你會做的更好的。
示范的時候要跟孩子保持眼神對視的相同高度,比如孩子站著的時候,你是要蹲著跟孩子交流的,像孩子坐著玩玩具的時
候。
我通常都是趴著跟孩子一起玩,并跟他一起將玩具收到指定的位置。
相信三歲看老的一般是固定型心智模式,1 一般就會認為自己天生就是這樣,不能改變了。
2想讓自己看起來很聰明,于是做事用是計較衡量拿工作做最少的事
3 逃避挑戰,讓沒有上過臺的他上臺表演,不敢。
4 輕易放棄,做沒兩下就認為自己天賦不行。
5 天賦,機遇什么的大于努力。看到別家的孩子好,說家境好,命好什么的?
6 無視有用的負面意見,比如別人罵你就是個什么樣的人,沒有認真思考別人基于什么樣的理由來看待你?你哪里改正的機會?
7 怕別人成功了威脅到自己
你灌輸給孩子這種心智模式,以后孩子就只能成為這樣的人。
人永遠都困于自己思想的牢籠。
~~~哲學家可樂名言
父母一定要先自己檢討突破后才能夠交孩子正確的東西,只有自己擁有了才能給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