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在微信上參加了一個做義工旅行方面的招募,過了做簡歷的第一關,拉夠50個人關注公眾號的第二關,活動宣傳售票策劃的第三關,到第四關,用微信面試。就在今天下午,我面試完了,四分鐘結束。
他面試完了我,我也面試完了他。
微信面試和去公司見真人面試的感覺是不一樣,面試雙方的關系更平等,少有那種去公司面試的緊張感和興奮感。
他問了我技能,自己的缺點,然后結束于我的微信好友和qq好友的人數。
我的微信好友目前只有53個,qq好友只有74個。很少嗎?就是他認為這么少的數里還有一半我們幾乎沒有聯系。我以為qq和微信開發出來本來只為了方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里的人與人指的是那些你的朋友,你的親人,你的同學,你的同事,不是連你的全世界都沒有路過的眾生。你的微信好友有上千個上萬個又怎樣,你們平時有問候過嗎,誰出了事情,需要安慰需要幫助時,你那上千上萬的好友又都去哪了?!
□
比起見人就加微信,我更喜歡帶著慎重和真誠的互留電話。
有人說,一個軟件做得好不好,在于它能否讓用戶有安全感,有一種“家”的穩定感。
相比于微信,我現在更喜歡用qq。因為沒有人見面就要qq了,qq里的好友所剩的就是那些不僅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還住過,鬧過,有深深淺淺痕跡的人。
人們都說萬能的朋友圈,卻沒有說萬能的空間,從某方面來講,微信還拯救了qq。
我們真的是需要那么多的,上千上萬的好友數量嗎?!你上千上萬的好友里你又認識多少?
不知道為什么,微信出現之初打的就是私密性高的牌子,發展到現在,還有什么私密可言。倒是qq變得跟小空間了。
最后那個“大boss”問我,我能不能加到5000人,我只能告訴他,我這輩子都不會加到5000人。
在這場面試結束時,他把我淘汰了,我也把他淘汰了。他哪里要的是你的本事,只是你的人脈罷了。
從古至今,都是講人脈講人情的社會,但那人脈是經心,人情走心。偶爾游走飯菜煙酒中,如今卻成了生活的固定一部分。
□
但愿我們能多留些時間給自己,享受孤獨,享受一家人看著電視磕著瓜子嘮著嗑的其樂融融,多問候問候你身邊的人。
這些遠比杯觥交錯間的鬧騰一個勁兒的提笑肌輕松開心很多。
不要把能喝酒當牛B,應酬多當了不起,也不要不能喝酒不喜歡應酬一個勁兒的往里擠。我不知道為什么,人們不學著怎么開心怎么快樂,怎么讓自己自然得美美的帥帥的,還沒長大就學著喝酒抽煙吃飯應酬,自以為在適應社會。
我想說,社會的樣子是人造成的,也是人能改變的。有些規則你知道就好,不需要沉于其中,自以為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