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于我而言,人生之憂,寫作可解。
如果真要認真回顧一下的話,我發(fā)現(xiàn)我寫作之路很長、很遠,也許是從小學記流水賬的日記作文開始,但我認為對自己觸動和影響比較深遠的是從中學階段說起。
01 求學時代:用寫作來療愈自己
那時候,寫作對我最大的幫助并不是獲得別人的肯定,盡管我的作文經(jīng)常會被老師當作范文在課堂朗讀,而是我通過記日記的方式來療愈自己。
說實話,當時所謂的療愈多多少少有點“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感覺,將處于青春萌動期的各種復雜的情緒都訴諸筆端,與同學的明爭暗斗,與父母的疏離、學業(yè)上的壓力、情感上的困惑,人生路上的迷茫。
還記得初二時,作為班長的我,被老師委派了一個神秘的“任務”,就是把上課不認真聽課以及搗蛋的同學的名單,記下來告訴老師。我的這個舉動,引起了全班大部分同學的不滿,他們用盡了各種方式使惡作劇,從樓上潑水、抽屜里放墨水、放自行車輪胎的氣。
我當時所在的那個學校“野孩子”很多,被我記過名字的同學,在背后罵我“金手指”,用盡千方百計來報復我。
幸運的是,我通過閱讀和寫作,將自己的情緒充分排解,他們的行為不僅沒有影響到我的學習,還讓我越挫越勇,奠定了我之后敢于跟惡勢力作斗爭的基礎(chǔ),也促成了我敢于斗爭、不怕斗爭的性格特點。
事實證明,那些曾經(jīng)捉弄過我的人,基本都沒考上高中,直接去了技校,然后進入社會;那些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和提醒我不要受害的人,也因為他們的善良,擁有了較為富足的人生,那個被他們捉弄的人,也就是我,不僅沒有被打倒,還一路高歌猛進,用名列前茅的成績讓他們不敢小瞧我,并且還培養(yǎng)了受用一生的品質(zhì),那就是堅守底線和原則,但又不失靈活和變通。
此時的寫作,就相當于自己給自己解憂,寫之前愁腸滿腹,甚至想過做極端的事情,而寫作之后,不管多么艱難,都會以積極的展望、樂觀的期待結(jié)尾,仿佛天大的事情,就靠這幾頁紙就能解決,如果不行,那就多寫幾頁。
初中高中的那六年,算下來應該寫了有五、六個本子,讓我順利考上了重點高中、211大學,讓我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讓我學會拒絕不恰當時間的愛情,讓我愛上了讀書寫作。
大學之后,依然用寫作來療愈自己,還因此喜歡上了心理學,考取了心理咨詢師的證書。唯一的不同就是當初用紙筆來寫作的方式,變成了后來的電子版,從普通的文檔到印象筆記,再到訊飛語記,速度提升了,情感的表達更加直觀和便捷了,也更加利于搜索、修改和保存。還偶爾參加一些寫作比賽,也獲得過一些不錯的獎項。甚至本科和研究生的畢業(yè)論文都被評為全校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
寫作帶來的直觀后果是,自己心理更加健康了,遇事變得更加淡定了,人生履歷更加精彩了。
02 工作時期:用寫作來提升自己
如果說求學時代的寫作是用來療俞白己的,那工作之后我的更多是用寫作來提升自己。
怎么說呢,因為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非常強調(diào)文字表達能力的,要寫大量的新聞稿、活動方案、通知、情況報告、手機報等內(nèi)容的。
這時候的寫作大部分是時候是任務式的,我也按部就班,根據(jù)領(lǐng)導的要求去做好,說實話,說討厭倒也不是非常討厭,但也說不是真心喜歡。但可能因為常年的寫作讓我能夠比其他人更容易領(lǐng)會領(lǐng)導的意圖,更有效率交出成果。
后來寫的一篇《曾國藩家書》的讀后感,被收錄在正式出版的書籍中。
工作幾年之后,突然想到,既然在這方面積累了這么多的優(yōu)勢,而我的工作又需要我在這個方面更上一層樓,那我何不在這個領(lǐng)域下點功夫呢。
后來,我就有意識地修煉自己的公文寫作的能力,并且獲得工作上的成績。今年年初撰寫的一篇工作文章,還被中央官方媒體轉(zhuǎn)載。
期間,寫作的習慣還在保持。也會寫寫自己對于一些社會現(xiàn)象的理解、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時間管理的有效方法,跟先生的相處之道等,嘗試過在平臺上發(fā)表公開文章,但總擔心自己的內(nèi)容不夠吸引,目前公開的僅有其中5%,絕大部分都躺在了自己的云端。
此時的寫作,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種輸出途徑,強化了自己的收獲,精進成長。
03 現(xiàn)在:用寫作來豐富自己
2021年初,闊別原來工作六年多的主戰(zhàn)場,來到一個全新的工作領(lǐng)域,在這里,寫作并不是所需要的主要能力,也不太需要去研究領(lǐng)導的喜好,過去的積累已經(jīng)足夠了我應付。但值得慶幸的是,我擁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我可以重拾閱讀和寫作的樂趣。
也由于孩子的出生,讓我覺得需要在本職工作之外,要找到新的收入途徑。
成年人的世界,做一件事,需要被賦予更多的意義,這樣才能做得更加久遠,因為黃梁美夢每個人都會做,但持之以恒,日復一日地努力并不是每個人可以堅持。
這也就是為什么我一直在寫作,卻沒法變現(xiàn)的原因,沒有科學的方法,沒有實踐的勇氣,所有的夢想都只是一場空。
我曾寫下過大量的文字,寫作對我來說已經(jīng)是一件形成習慣的事情,我需要的是把過去自己自嗨式的,從自己出發(fā)的,寫小情小愛的那種風格,跳脫出來,寫出對讀者有幫助,能帶給人力量的那種文字。
實不相瞞,2020年1月,我休假待產(chǎn),就已經(jīng)關(guān)注了弘丹老師,閱讀了她的《時間的格局》《從零開始學寫作》,直到現(xiàn)在一年半過去了,看著弘丹老師通過寫作實現(xiàn)財務自由,帶動更多的人愛上寫作,確實非常向往。
第一次參加零基礎(chǔ)寫作訓練營,課程的內(nèi)容通俗易懂,無論你是小白還是有經(jīng)驗的寫手,都能從中有所收獲。我覺得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并不是獲得寫作技巧上的提升,而是如果堅持把這些貌似“笨辦法”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如積累素材,如果你沒分門別類積累個幾千條筆記,你敢說你的素材庫已經(jīng)建立起來了嗎?又如,修改文章你真的按照老師說的五步法一步一步地進行修改了嗎?你真的研究好了你想要投稿的領(lǐng)導的方向和風格了嗎,你有像老師說的把近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往期文章都認真拆解了嗎?
如果這些都沒有做,那么你沒成功是正常的,成功則是幸運,或是遇上了好機遇。
04 未來:用寫作創(chuàng)造更好的自己
越努力,才會越幸運,不是嗎?
弘丹老師已經(jīng)把她多年的寫作經(jīng)驗分享出來了,又有那么棒的社群,那么同頻優(yōu)秀的小伙伴,我真的不敢懈怠。
坦白講,一開始的時候,我或多或少受之前知識的影響,期待課程講出什么深奧的大道理,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失望了,道理都很簡單,甚至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復述得出來,但知道之后,你去做了嗎,在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中去運用了嗎?
很顯然,過去的我沒有,不然我也不會那么努力碼字,卻依然寂寂無聞。
如今的我,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只要能展示,只要對我寫作有幫助,只要能幫自己、幫別人解憂的,我都會去嘗試。
我也深知這次寫作征文比賽高手如云。
但我覺得人生貴在嘗試,嘗試過,失敗了,大不了換個賽道,重新出發(fā),萬一到成功了,那就是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