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句話我們從小就聽過,長大后也都不得不承認,眼睛是一個人五官中最重要的器官。
眼神,是很重要的肢體語言, 一個美人五官長得再標致,眼神不靈動,也會給人“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的感覺,而一個人即便長得很普通,但如果能有一雙美目顧盼生輝,總是會為她的容貌增色不少。
我們傳統的審美都覺得眼睛要大,雙眼皮,其實眼睛的神采和大小并沒有太大的關系,有些人的眼睛大而無神,我覺得梅婷、陳慧琳就是這樣;有些人眼睛雖小卻光芒四射,比如林憶蓮、蕭亞軒、周冬雨......▼
一個人的眼睛美不美,最主要還是看眼睛是不是清澈、靈動、黑白分明。其實每個人小時候眼睛都是美的,你看幾乎所有的小孩不管眼睛大小,都是水汪汪的黑白分明。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熬夜、用眼過度等等,會導致我們的眼睛不再水靈,而我們的閱歷越豐富、見到的事物越來越多,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也都會反映在我們的眼睛中,所以也有“人老珠黃”的說法。
袁泉的眼睛就很水靈▼
我家小茗同學的眼睛,是不是黑白分明?▼
要保持眼睛的靈動,平時要多注意休息,不要用眼過度,少看電子產品,多看綠色植物,保持正常頻率的眨眼,常做眼保健操,經常轉動眼珠,也可以學學京劇大師梅蘭芳的方法,經常用眼睛追隨移動的物體(大師是看天空中的飛鳥和池塘的游魚),都可以使眼睛更加靈活。
我的眼睛算是比較大的,但以前近視,偶爾不戴眼鏡時也顯得比較呆滯,反正也看不清楚,表情總是帶著天然呆,眼神比運作慢半拍。做完近視手術后,說話自然而然加上了眼神,自己再稍微注意一點,有人說我整個人都比以前“機靈”多了。
放一張俞飛鴻的動圖,是不是覺得眼神隨著表情動,整個人都很有靈氣?▼
還有朱茵這兩張秒殺無數人的動圖。▼
舒淇的眼神我覺得也非常吸引人,電影《尋龍決》對著陳坤拋媚眼那個鏡頭,我倒回去看了無數遍。下面這張也很美▼
聊這個話題是因為周末看到一個跳舞的女孩子,被她的眼神迷住了。她在開始跳舞前看了她男朋友一眼,當時我站在她男朋友旁邊,真真切切地接收到了她放來的“電”。
我們的很多感情都是會通過眼神傳遞出來的,比如下面這幾張照片:
當年周迅看李亞鵬的眼神滿滿的都是愛▼
奶茶看劉強東的“迷妹”眼神▼
還有野蠻女友的這張動態圖,你能從眼神里看到什么?▼
02
眼神交流是個很好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傳遞情感,釋放信號。但是我們大部分人,不僅不懂得好好運用,甚至有好多人還會害怕與別人的眼神接觸,令我們失去一些被人了解以及了解別人的機會。有的時候不敢與別人對視,還會引起別人誤會,以為我們不自信或是不尊重對方。
一個人的眼睛美不美可能是天生的,但善于運用眼神的技巧卻可以通過后天習得,《眼神不敗術》這本書就詳細地教會我們怎樣在生活、工作、情場以及演講中運用眼神,為我們的人際交往和職業發展助力。
即使很自信的人,有時候也會害怕與人四目相對,因為眼睛是我們情緒的大門,與人對視仿佛交給了對方長驅直入我們心理大門的鑰匙,會讓人有種赤裸呈現的不安全感,這也許是我們不愿和別人對視的原因。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心理學中“系統脫敏”的方法來進行練習,平時和別人對話的過程中,刻意和對方進行眼神接觸,剛開始可以只看對方一只眼睛,慢慢再看對方的雙眼。
練習的對象可以先從比較熟悉的家人和朋友開始,慢慢再與街上狹路相逢的路人對視,再與服務生、收銀員等服務人員進行稍長時間的眼神接觸,因為這類人員更希望在工作中獲得實質且有意義的人際接觸,他們比其他行業的人更能接受眼神接觸,并能積極給予回應。
與陌生人練習一段時間后,再與家人、朋友、熟人進行實質意義的眼神接觸。練習的時候,不要直勾勾地看著對方,而是要把眼神接觸看成一場舞蹈,以短暫的注視邀請對方共舞,然后再轉向別處,再恢復接觸......如此時斷時續,每斷一次,增加眼神接觸的時間。
刻意練習后,我們會慢慢不再懼怕與別人的眼神接觸,就可以慢慢將眼神運用在生活工作中的各個方面了。
03
我覺得眼神接觸的刻意練習,只是“眼神不敗術”的基本技能,真正的精髓,還是要真誠,心里怎么想的,想傳達給對方什么情緒,都要通過眼神表達出去。
比如面試時,和面試官的眼神接觸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把握好那個“度”,傳遞出自信又不咄咄逼人的信號。而在工作場合,與同事之間的眼神接觸原則是“點到為止”,凝視對方一兩秒,如果對方有很好的回應,再增加眼神接觸的時間。
與異性交談時,我們要自信,微笑看著對方的眼睛,盡可能展示自己的魅力,并讀取對方眼神中的信息,積極回應。
書中列舉了美國前總通克林頓的例子,他的眼神經常釋放出對對方的好感,會讓與他交談的女性有種“晚上就會收到他的約會電話”的錯覺。
在演講中,眼神的運用也有一定的技巧。演講前不要急著說話,應該先掃視全場,并與其中一些觀眾對視,不要過多關注不友善的眼神......
書的最后,還教給我們與自己進行眼神接觸,我覺得有些類似于瑜伽中的冥想。不同的是對著鏡子,與鏡子中的自己進行眼神對話,可以是審視的、批判的,最后試著與這些想法共處,與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04
自從摘了眼鏡后,我也試著練習了一段時間與人的眼神對視,自我感覺還是挺有效的,現在已經不是很怕直視別人的眼睛了,與人交流時也在嘗試著與對方有眼神上的接觸。當然,這個技能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不過練好之后,與人交流中,短暫的眼神對視,也許就能有很好的破冰效果。
現實生活中我覺得我妹對眼神的運用還比較好,我確信她沒看過這本書,可能是歪打正著。她的眼睛比較清澈,白眼球偏藍色,與人交談的時候,眼神也不太會閃躲。
還有一次我記得是在移動公司辦業務,那位工作人員給我的感覺很舒服,剛開始我以為對方是美女的緣故,業務辦完后我仔細看了看她的臉,發現那女孩長得很普通。后來再回憶, 應該就是她的眼神讓我如沐春風。這大概就是眼神的魅力吧。
與人交往中有眼神接觸障礙的朋友,不妨試著學習一下這些技能,有興趣的也可以找來原書看看,或許在以后的人際關系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