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作家看什么書很好奇,深信每位寫作者一定是愛書之人,所以他們的閱讀品味應該不俗。作為曾經的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的文學教授,博爾赫斯的讀書筆記讓人很期待。最初知道博爾赫斯這個名字是在讀現代西方文學史的時候。那本《小徑分叉的花園》讓我印象深刻。后來才知道這位作家非常有名,他是詩人、小說家、評論家、翻譯家,被譽為西班牙語文學大師。
這位處女座的大師,一八九九年出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后隨家人旅居歐洲,二十四歲就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二十六歲出版第一部隨筆集《探討集》,三十六歲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壇的地位。他的代表作有:詩集《圣馬丁札記》、《老虎的金黃》,小說集《小徑分叉的花園》、《阿萊夫》,隨筆集《永恒史》、《探討別集》都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文稿拾零》是博爾赫斯先生在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家庭》雜志“外國書籍和作者”欄目主編時所寫的二百余篇短文,內容極為豐富,涉及了作家生平、創作、作品評論和新聞性的“文學生活”。從《神曲》的修辭意圖、偵探小說的敘事法則,從莎士比亞、卡夫卡到曹雪芹、紫式部,大師是用敏銳的視角觀察其他作家的作品,并提煉精華,加以評述。
阿蒂爾·蘭波曾說過“我曾想創造新的花,新的星星,新的肉體,新的語言,曾自以為獲得了超自然的神力……現在我應該把我的想象和我的回憶埋藏起來。藝術家和小說家的美麗桂冠被奪走了。我又回到了人間。我!曾夢想成為魔術師或天使……”博爾赫斯先生說這位19世紀法國著名詩人,早期象征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超現實主義詩歌的鼻祖其實是個尋求經驗而未得的藝術家。
記得自己在筆記本上抄過蘭波的詩《一個優美的黃昏》:“十七歲的年齡是浪漫的,一個優美的黃昏,咖啡館里,杯盞叮當,酒綠燈紅中漾著喧嘩,我漫步在碧綠的椴木林下。椴樹在芬芳的六月之夜散著芳香!空氣是如此溫馨,不禁使人閉目凝神,微風送來街市的喧鬧,城市就在不遠的地方,葡萄藤的芳香里加雜著啤酒的芳香……”詩很美,相信法國原文讀來應該更富韻味,但蘭波的確少了一些幻覺,雖然他一直希望自己是通靈的。而充滿幻是藝術家最需要的特質,博爾赫斯的評價真的是一針見血。
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閱讀量有限,大師書中提到的許多作品都不了解。但讀著他的文字,正如走在“小徑迷失的花園”,雖然會為找不到正確方向而困惑,但園中花團錦簇,風景獨好,還是讓人流連忘返。好的文字總有引人入勝的魅力,當我們遇到了自然就會懂得“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欣喜和快樂。好書慢讀,最近花點時間跟著大師學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