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不得不為自己的孤陋寡聞和見識淺薄而感到羞愧!昨晚才第一次得知:今天是讀書日——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全稱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叫世界圖書日。額……想想昨天下午還把日期寫成21號,唉!看來心還向往著昨天,不肯往前呢。額……額……尼瑪的都不知道腦袋飛哪了?
輕輕地把腦袋敲,記憶似打開閥門的匣子。那時候應該還小吧,沒有電,連燈光都很微弱(那時候的燈好像很多是自制的煤油燈,蠟燭仿佛是后來才有的,我們村有個一段時間用水發過電,不過那時的燈炮很小,也不怎么亮)更別說有著電視或現在電子書之內的了。我們每天行走在泥巴路上,背著帆布書包,唱著、跳著往學校趕,書包里除了教本仿佛沒有多余的,突然有一天,學校來了一批課外書:《小溪流》,我好奇地打開書面繪著彩色畫面的它,輕輕撫摸那還帶著油墨香氣的看似跟語文課本差不多的小小書本,哦!《天馬》,我怦怦地打開第一頁,仿佛那純潔善良而又充滿智慧的白馬已躍然紙上,匆匆掃過,心一片茫然,失落的把書合上。忽然,聽一同學講:《野山的葡萄洞》很好看。半信半疑地把書打開,翻到第二編《野山的葡萄洞》,原來是一個青蔥的純潔愛情故事,雖然那時的我們還不懂男女之情,但對于愛情還是很好奇的,所以說關于愛,童年里的愛就是亞芬(野山的葡萄洞女主角)與她的男同學(忘了男主角叫什么了)的純真與美好。看完這編,我在心里不禁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天馬》怎么會不好看?名字那么美,而且馬本來就很俊美不是嗎?……不知不覺便把書翻向了第一頁《天馬》,埋起頭重新讀起來,這一次看得很慢,很認真,好像越看越有味,越感動……從此《小溪流》便成了我小學的好伙伴。此外,《故事會》、《連環畫》也成了我的朋友。后來,不知為何《小溪流》沒有了。心還為此黯然了很久,好在那時,農村里雖然沒有圖書館,可一些哥哥姐姐們好像總有沒完沒了的各種課外書,不知道他們是怎么弄到的,于是乎我有事沒事纏著他們,時不時從她們手中借來一睹文采,讀中心完小時一本《北大荒》(其實忘了書名了,是寫關于開墾北大荒的)看的我是淚水嘩嘩、心疼不已。再后來,喜歡上了瓊瑤、金庸、臥龍生、古龍……也知道了一些名著比如《青春之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樓夢》、《飄》、《巴黎圣母院》、《茶花女》……也看一些散文詞典詩文等,也喜歡魯迅,還有《浮士德》,可看他們我卻怎么也弄不懂,呵呵…不過,我這個懶人雖然喜歡看書,可沒耐心,都是走馬觀花,匆匆忙忙,記得一本《飄》被我一天便看完了,還是一邊上課一邊躲在課桌里看,嘿嘿……如我這般讀書,我想這世界讀書日都得被我抹黑了,嘻…
我是不是扯遠了?讀書日應該談怎么讀書,讀什么書,讀好書才對吧?聽說設立世界讀書日的建議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靈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一個傳說: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困于深山,勇士喬治只身戰勝惡龍,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贈給喬治的禮物是一本書。從此書成為膽識和力量的象征。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每到這一天,加泰羅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巧合的是,這天是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3位著名文學大師的辭世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里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瞧,這讀書日的故事都挺感人的,且還有著那么多的文學泰斗,唔……女人們,都行動起來,送身邊的男人一本書吧,也給自己一本好書,別把青春耗在了不相干的人身上,給心一片凈土,讓空氣隨心流動,心若安好,風又奈何?
哦…讀書日,我該把自己怎么交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