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下最近的一些思考:
01
當你覺得做一件事兒特別擰巴的時候,說明這事兒不對,說明你在思想上或者心態上暫時還沒有準備好。
比如努力和勤奮,這個過程絕對不應該是苦大仇深的,不應該是自己逼著自己的,不應該是焦慮的,而應該是特別享受的,因為你真的喜歡且愿意做這件事。
一旦你覺得特別痛苦,特別難受,需要逼著自己,這說明你潛意識里在抗拒,在這種狀態下的努力和勤奮,內耗太大,很難產出創造性結果,大概率會事倍功半。所以,這個時候要么應該調整心態,要么應該換一件事做,不要逼自己。
換個說法就是: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堅持”、“有毅力”這回事兒,所謂的堅持只是外人的看法,那些在外人眼里需要“毅力”、需要“堅持”的事,在當事人那里都是非常熱愛、不做不行的事。一旦需要“堅持”,那說明你潛意識里根本就不想做,你暫時還沒有準備好。
為什么有人能一直“堅持”運動?因為運動完分泌多巴胺的感覺太爽了,這會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去運動,根本不需要“堅持”。
大部分事情都不是需要非常努力、非得憋著100%的勁兒才能做成的。相反,在非常放松、非常愉悅的狀態下,才更容易做出意想不到的好結果。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你其實根本不care結果好壞,你只是享受過程。
內心的資源不應該用在對抗自己、處理自己的抵觸上,而是應該調動和協調起內心的一切資源,向外去創造。
總而言之,一切都是心態。
不斷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處于非常有生命力(吃好睡好,活蹦亂跳,熱愛運動,內心平和)的狀態下,然后讓一切自然發生。
02
人類的很多情緒和煩惱都建立在幻覺之上。
比如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用外界的評價體系去評價自己——別人并不了解全部的事實,別人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也跟你不同,所以別人基于不全面的事實和不同的思維模式生成的看法和評價,大概率是錯的,沒有任何意義。那你為什么要用一個錯誤的看法去評價自己然后因此煩惱呢?
比如太想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有什么用呢?并不能帶來更多幸福,反而會因為想要證明自己而忽略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東西,從而失去更多。生活永遠是主觀體驗和感受,不是過給別人看的。
比如各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誤解。“他今天看起來不太高興,是不是因為我昨天說的話得罪他了?”——其實只是因為昨天那場球賽他喜歡的球隊輸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是活在自己所建立的幻覺和基于幻覺所產生的情緒中的,非常不真實且沒意義。
那么,既然知道自己容易產生幻覺,就要不斷去追求客觀真實,基于更多客觀真實,去調整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對自己的看法。對世界誠實,對自己誠實。
03
投資市場是非線性的,熊市很長,牛市很短。但牛市所獲得的盈利,大部分都來自于漫長的熊市的積累。(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說,非短期投機者)
人生和投資一樣,也是非線性的。大部分時候平平淡淡,高光時刻總是很短。但所有的高光時刻,都來自于平日里漫長的積累。
當然這兩種場景都有個前提:
你得選擇正確的標的。也就是能夠持續上漲、并且有高增長率的一系列標的。
你得選擇正確的努力方向。也就是有正向積累(復利)效應的一系列方向。
一旦選擇對了,那么其實就不必著急了,每天該干啥干啥。因為你知道你終將迎來牛市。
這樣看來,牛市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段漫長的積累過程中,保持耐心,同時保持一個好心態。
04
什么是好心態呢?
好心態,主要是針對負面的人事物的。(遇到正面的人事物你不可能心情不好對吧)
遇到困難和麻煩,不沮喪、不抱怨,甚至反而覺得是一件好事兒:我又有機會可以克服挑戰了。
處理完困難和麻煩后,再去反思:我為什么會遇到現在的困難和麻煩?哪些方面我還可以做得更好?為了避免以后再發生這種困難和麻煩,我應該怎么做?
痛苦+反思=進步。
事實上,除了一些極端意外的情況,大多數困境在事后看來都是好事兒。
遇到很差的人,也不生氣,而是反向學習:我要從他身上吸取教訓,千萬不能活成他那個樣子。
去認真思考:他為什么會犯錯?他是怎么讓自己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出于什么樣的認知他才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我應該怎么做才能避免犯他所犯的錯誤?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向學習,是比正向學習更加有效的學習手段。因為它沒有任何成本,你不必親自犯錯。
反思和反向學習,是保持好心態的基礎,可以讓自己在漫長的積累過程中,仍然保持耐心,保持內心平和。
05
過分高估自己和過分低估他人是人類的天性。(烏比岡湖效應)
所以,看待自己要客觀,不要高估自己。看待別人也要客觀,不要低估別人。不要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習慣性高估自己的時候,給自己打個5折。習慣性低估別人的時候,要去想想,對方的優點是什么?
客觀看待自己和他人,是為了客觀衡量自己的水平處于什么位置,讓自己朝著正確的方向進步。完全沒必要因此過于自信或自卑。
這樣的態度就很好:
“我知道自己從來不完美,甚至在很多地方完全是“殘疾”。但這并不妨礙我朝著盡量完美的方向努力,盡管我知道永遠也達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