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莊公十四年。
鄭莊公死后,國內政治白云蒼狗,變幻莫測。四個兒子輪番上陣,明爭暗斗,互掐不息,先后有六位君主上位與下課。風水輪留轉,這一年,厲公的機會來了。
長期流亡國外的厲公從櫟地起事,向國都新鄭進發。行軍到大陵,俘虜了鄭國代夫傅瑕。為了茍全性命于亂世,傅瑕舉起雙手向厲公投降,直叫“茍舍我,吾請納君”。如果能放我一馬,我將肝腦涂地,助你厲公殺回國都當君王。厲公正用人之際,無意濫殺,于是就和他拉鉤上吊,指天立誓,結為同盟。
隨后的逆流運動中,傅瑕果然不負誓言。首先回到國都,不但成功實施斬首行動,殺死了君王子儀,而且連帶除掉了國君的兩個兒子。幫助厲公清除了所有政治障礙和隱患,敲鑼打鼓迎接厲公回到國都,登上了寶座。
可是,君王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也不會明白。厲公上臺后,沒有像傅瑕那樣忠于誓言,而是隨即就殺掉了他。
當時,鄭國有一位老臣叫原繁。他在莊公時就南征北戰,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此時已是七朝元老了。厲公雖然殘暴,但面對國家元老,還是很客氣。他派人找到原繁說了一段話:傅瑕對君王有貳心,我已經根據周朝的規定,處死了他。凡是擁戴我的故國老臣,只要對我沒有貳心,都會被封為大夫以上的高官,很愿意與伯父你共商立國大計。但是,我流亡國外時,你沒有給我通風報信,造成我對國內情況一無所知,現在我當上君王,你也不來祝賀,實在讓我非常遺憾。
原繁聽完,不緊不慢的說了段很有遠見的話。我的先輩從桓公時就開始為國家效力,我承職位以來,忠于職守不敢怠慢。雖然國君隔三差五換一位,但我不敢存有不忠之念。如果國有君,而給國外的人互通情報,還有比這更大的貳心嗎?國有君,天下百姓誰不是臣子?先君子儀在位已經十四年了,再幫你復辟難道不是貳臣嗎?現在莊公的兒子還有八個,如果每個人都賄賂故臣圖取國家,那國君又怎么辦呢?
一句話,為人臣者應該忠于國家賦于的職位,而不是某一兩個人。現在我明白你心里的小九九了。說完,自縊而終。
鄭國的復辟運動,讓魯國也震動不小。民間群眾都流傳說:當初,鄭國國都的南門有兩條蛇,一條在門里,一條在門外。兩蛇相斗,門里的被咬死了,所以厲公能造反成功。魯莊公聽說這個流言后,問大臣申繻,厲公上位,猶有妖乎?
申繻本是個無神論者,聽后哈哈一笑說到:人之所忌,其氣焰以取之,妖由人興也。人無釁焉,妖不自作。人棄常則妖興,故有妖。一個人的遭際,全由個人的品格氣象所致。一切牛鬼蛇神皆由人所起。如果人品鐵板一塊,妖怪是掀不起風浪的!只有人離經叛道,才會招來妖孽興風作浪。
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