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就是這樣一種途徑。它讓你找準自己的節奏,讓你與自己對話,用新的目光、心態去面對現實的各種矛盾與挑戰。
讀什么書,也有一定的方法,成功學、雞湯文少讀,讀些情緒管理類、溝通類、自律類書。好書都大同小異,關鍵是踐行書中的觀點。
下面聊一聊,五月讀過的五本能夠提高情商的好書。
01
本書為大學生人際關系課程的最佳讀本,包括社交技巧、公共演講技巧、小團體溝通等章節。每個章節后都附有美劇、電影出現的案例,圖文并茂,兼有趣味性和學術性特點。
書中強調溝通的本質有幾點,我想分享一下最重要的兩點:
第一,必須要有“同理心”,就是能現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不能只是想著怎么“我的地盤我做主”。
第二,能清晰地認知和體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有效地進行情緒管理。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良情緒,真實面對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困擾。
最后,書讀完了,給大家一個小建議:按照觀察——總結——實踐——總結四個步驟,把書中提到的理論落實到生活的每一處場景。多觀察你身邊情商高的人,仔細品位他們做事的方式,總結經驗,更要實踐書中提到的某些觀點,辨別那些觀點的時效性、局限性。
02
管理大師德魯克曾經說過:“溝通,是感知,是期待,是要求,而不是信息。溝通和信息是對立的,但又是相互依存的。”
你肚子里的墨水決定了決定了你們溝通的信息量。因為你有多少信息量給對方,對方就有多少信息量給你。
可生活中偏偏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時刻不忘顯擺自己的知識、經驗、地位,從不關注對方的興趣和需要,并且言辭夸張不注重聊天細節。
這樣的人,我們通常稱之為“交談殺手”。他們人見人不會愛,更別說跟別人建立信任關系。
作者邁克.貝克特爾根據多年的職場經歷,在書中分享了如何避免做“交談殺手”,強調溝通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書中有很多干貨,跟大家分享一下最重要的四點:
一、要認真傾聽對方了解所談
二、尋找溝通的興趣點
三、學會提出好問題
四、保持對生活的好奇心
03
有位朋友對我說,她喜歡面對面的談生意,生意談成了,改坐到側面簽字。
我對她的做法很不理解,難道談生意還講究風水?
直到讀了《麥肯錫教我的談判武器》,才恍然大悟,原來談判里面有這么多技巧、經驗,“邏輯金字塔”也不那么高不可攀。你只需按照書中MECE,SCQA等分析法,分析對方的需求。
書中談到談判的三個條件,具體指:
1.雙方都能感受到,對方尊重己方各方面的利益。
2.雙方都能感受到,對方的做法是公平的。
3.雙方都能確信,對方會遵守協議條款。
此外書中也提到了談判的措辭:第一,要明確主語和謂語;第二,使用邏輯連接詞;第三,降低表達的抽象度。
當然,談判過程中遠遠不是以上幾點那么簡單。正如作者高所說“談判高手會盡量避免'必須式思維`,保持`很希望如此,也可能失望`的良性思維。”這樣,即使對方沒有當場回復,你也不會喪失繼續談判的決心。有了決心,再有了方法,自己也會很快在談判的路上成長起來。
04
本書從常見的消極情緒入手,教你如何辨識內心的污泥,逐步擺脫焦躁、孤獨、怨恨、嫉妒、不安等狀態。
全書分為六個章節,每個章節針對具體的消極情緒分析、指導、總結。你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管理法,也可以結合實際,創設新的內容幫助身邊的人。
你可以試一試以下三種方式擺脫憤怒:
第一,“1、2、3……在心中慢慢地數到10”,從而緩解怒氣。
第二,離開現場,平息怒火。出去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當局者怒,旁觀者清。
第三,問問自己“生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讓自己冷靜下來,試著和自己對話,也許是你最近太累了,也許是對方某句話激怒了你。
正如大家時常提及的一句話,“悲觀主義是心情決定的,樂觀主義是意志決定的”。能夠用自己的意志,克服情緒帶來的困擾,進而轉換思維模式,接受“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學會吐槽,有一點幽默感,就可以帶著快樂、平和的心情過每個日日夜夜。
05
本書教大家不要一味積極向前看,而要在逆境中直面消極情緒,應對壓力有技巧。
書中分享了抵抗壓力的七大技巧,而我最想分享就是第七點:在痛苦中獲取智慧。
因為每個人邁開新的步伐,都會有成功,也有失敗。失敗往往會有精神的疼痛,會留下深刻的印記,也會在人身上真正的生根發芽。如果你能平和的心態,冷靜地處理負面情緒,這種能力會在你身上結晶,形成難以替代的智慧。
后記
情商在生活、職場的分量越來越重。如果你實力夠強,再加一點高情商,在眾人面前就多了一份尊敬與欣賞。
提高情商,不只是看心理學類書籍,因為單一學科的書籍,很難形成廣闊的視野,獨立自主的思考力。
有書讀的日子,總是好的,不管是名人傳記,還是小說雜文,字里行間的百態人生,總有一絲亮點,勾起你仰頭天空,也記得腳踏土地。
在書的世界里,許多書敲碎了大家的世界觀,也有書重構了大家的世界觀。五本書不會對你的情商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影響人的從來不是幾本書,而是你對幾本書的理解,還有隨后的行為改變與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