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一段時間孩子聊天,說起自己為什么不愿意讓媽媽看自己的日記或者作業。都說,因為媽媽看完會叨叨:這里不行,那里不行。聽完之后,有兩個層次的感覺,第一,父母對于孩子的作品的評判,需要父母好好考慮,如何藝術的和孩子談;第二,孩子對于犯錯的認識需要聊聊。
? ? ? ? 昨天終于找到機會,那個特別羞澀的孩子捂住自己的練習本。他幾乎不出錯,出錯會叨叨好些原因。我說:今天有做錯的?他說:不告訴你。另外一個也附和。我說:我不知道你們錯在哪里,如何幫你們?孩子們面面相覷,這確實是個難題。我接著說: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做錯的事情永遠比正確的多。他們瞪大眼睛,似乎在說“真的嗎?”我知道可以說多一點了。“當你們發現自己哪里出錯了,就比你們不知道自己出錯,成長了一步,對嗎?”孩子們表示同意。“知道自己錯了,能找到改變的途徑,是不是就更棒了?”緊接著一個孩子就說“那改了就完美了?!倍键c頭。
? ? ? ? 我又講了我在上學的時候的例子。
? ? ? ? 在后面的時間,只要他們出錯,我就會說,請推導到前面幾步,看看在哪里出現問題,如果是習慣問題,我就請他們MARK自己的某個習慣,慢慢找到改善辦法。
? ? ? 今天,他們開始非常坦誠的說自己哪里出現問題,并把自己出錯的原因找到。有時他們意識不到的語言或者行動上的問題,我會說“嗯,這樣的狀況這兩天已經發生三次了,可以考慮一下為什么嗎?”
? ? ? ? 當孩子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錯誤,并自發的想要去改變時,教育才真正起到她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