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寫文了,剛剛寫了一篇技術文章,被簡書鎖定,再寫一篇讀書筆記吧。
個人比較喜歡歷史,而蘇聯解體是近現代國際形勢中最重要的一件,影響深遠,甚至當下烏克蘭、中東危機都與其相關。《大國的崩潰》是一本深入探討蘇聯解體原因和過程的著作,時間線比較短,主要是1991年發生的事件,我們可以通過重溫那一段往事,深入了解蘇聯從輝煌走向解體的復雜歷程。
當時蘇聯的首要矛盾還是在于內部,官僚主義的僵化、經濟效率的低下、社會民眾對現實的各種不滿不斷的疊加,強大如斯的蘇聯,竟然需要不斷爭取美國的經濟援助才能維持下去。戈爾巴喬夫上臺后的改革,不僅沒有讓民眾生活越來越好,反而完全丟掉計劃經濟的優勢,人民基本生活保障都有了問題,未立先破,讓本來就困難的經濟雪上加霜。
統治內部更是矛盾重重,蘇聯中央內部有改革派,強硬派(保守派),各個加盟國蠢蠢欲動,特別是俄羅斯的民選制度新推舉出的領導人葉利欽更是不斷挑戰中央權威。中央內部強硬派想要改變國家愈發困難的現狀,發起政變軟禁了戈爾巴喬夫試圖重返老路。而這時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充當了國家英雄的角色,強硬抵制了政變,拯救了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并迫使他為自證清白(不是暗地里支持政變的雙簧)揮刀斬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國防部、內務部、克格勃等重要部門領導人都換成了葉利欽的人。
葉利欽的強勢,甚至在俄羅斯議會戲弄戈爾巴喬夫,導致蘇聯中央權威的每況日下,烏克蘭也楸準時機爭取獨立,葉利欽擔心蘇聯解體影響到自身利益,暫時減弱了對蘇聯中央的強硬攻勢,并警告烏克蘭如果獨立可能會引起邊界糾紛(烏克蘭東部地區和克里米亞),戈爾巴喬夫也以此威脅烏克蘭不要獨立,留在蘇聯。但最終,烏克蘭獨立公投中獨立派大獲全勝,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簽署《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之后蘇聯加盟共和國又簽署了《阿拉木圖宣言》,蘇聯最終解體。戈爾巴喬夫會議都沒有參加,就被通知:蘇聯結束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悟是:蘇聯的解體與戈爾巴喬夫的軟弱、葉利欽的蠻橫以及克拉夫丘克(烏克蘭總統)不作為息息相關;但尋根究底,還是國家失去了信任,人民失去了信仰的必然結果。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真正做好我們自己,自己內心認可的自己,才能收獲真正的自信和成功的人生。